第1部分 (第1/4页)
负债赌博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东胜国胶州东部的阳谷城。
阳谷城的县试又发榜了,几个差役费劲地把榜文贴到文殊院的院墙上。
周围拥挤的人群发出了一阵感叹声。
“周海家的不愧是奇才,中了榜首第一名了。”
“张大老爷家的张生也不错啊,名列前茅!不愧是诗书世家!”
……。,
王云仔细地看到最后,双眼被泪水迷糊了。
“多少年了,”王云好像绝望的想,这个该死的县试是一道不可逾越的坎。王云记不清楚自己多少次落榜了。
王云是阳谷城边上的大宅乡人,8岁时王云一举考中童子试震惊四乡,号称神童。
一辈子靠地吃饭的王老实欣喜若狂,全家节衣缩食把三子王云送到城里的阳谷书院去攻读诗书,毕竟穷人能通过读书走上仕途的也有不少了,这样就能摆脱了一个土里刨食的平民命运了。
不幸的是这个叫王云的孩子好运结束了,从11岁开始以后年年参加县试每次都名落孙山。
春去秋来,6年了,王云今年已经是17岁了。
胶州民风悍野。就是在书院里,教习们也传授一些炼体的强身武技,17岁的王云已经长成了一个健壮的少年。
本来王云还可以一直在书院里一直读下去,不幸的是王老实已经老了,在拉扯了自己两个儿子成婚后,再也供应不起了三儿的读书费用了。这只能是王云在书院里最后一年的学习时间了。
这次落榜后王云只能乖乖的回家种田了。
王云好像没有什么意识的与几个同窗回到了自己的书院里的学舍里。坐在床上茫然不知所措。
同学舍的10个同窗好友都到城里的酒馆里去狂欢了,因为学舍里的周山高中县试第7名。只有王云一个人留下来没有去。一个前途未来渺茫的人是没有心思周旋于社会活动的,结交好同窗的前提起码是自己还能在这个圈子里混下去,可是王云现在连生活费用都没有了,只能回家了。
一切结束了,只有默默的离开了。王云决心在狂欢的同窗回来之前离开这个生活10年的书院。
王云用手磨砺着自己的书籍,仔细的看着那些大儒的抄本,什么《阳明山笔录》《五股经书杂谈》《明心正己集》,这些书王云读了何止百遍。可是这一切以后都跟自己无关了。决心一下,王云收拾的就快了,把一本本书籍码好,这些还是留给自己的同窗吧。
王云收拾了一下各种衣服,认真的包好自己以后用得着的东西,准备起身回乡了。
这个时候王云用忽然想起来在床底里以前买的一些零碎的文房用具,那些东西也许将来还能卖一些钱,想到这里,王云忙低头把床底的东西翻过来。
床底里的杂物一下子就把走道铺满了,好几张陈旧的字画,一些破烂的书籍,还用一些文房四宝,对了,伏下身子的王云手里又摸到一个硬邦邦的东西,拿出来一看是一个陈旧的砚台,砚台外观破旧,有几个豁口,是一种说不清楚是什么质地的石砚台,连盖子都没有,里面泛着一些笔墨的渣子。
王云看了一会才记起来,那是一年他在街上看到一个收杂物的老头哪里淘来的,这是一个残破的砚台,本来就不值得几个钱,王云在老头哪里买了一些旧的书籍字画什么的,看到砚台的边沿隐约刻着一个苍龙的身子,鬼使神差的就把它拾回来了。由于砚台上有几个豁口,王云平时也没有用,一伸手就把它扔到了床底下去了。
王云现在又仔细的看了看这个砚台,砚台边沿处刻的龙身实在细腻,刻的惟妙惟肖。真可惜了一个这么好的砚台。
砚台虽然是石头做的,但拿在手里确感觉不到什么重量,而且体积不大,王云想了一下,还是把这个砚台塞到自己的包裹里去了,反正也不占什么地方。
王云又把一些字画包起来,看看包裹还不怎么大,想想又选了几本书放进包裹里。
终于起身回家了,把房门带上。走出了院子,不一会就出了书院的大门,来到大街上。
王云走进了几家店铺买了一些生活的用品,给父亲王老实买了一个烟袋,给母亲王贞氏买了一个木梳,又给哥哥家的小孩带点吃的,没有办法,只能买这些了,王云的身上实在没有钱了。
几家店铺走过,王云的身上就剩下了几个铜币。
估计剩下的铜币可能还够王云坐马车回家的,王云来到了阳谷城西侧的万剑帮办的驿站。王云每年都是乘这里的马车回乡的。
阳谷城帮
《依砚修仙传》 第1部分(第1/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