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足迹 永久书架

第15部分 (第1/4页)

散发弄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所长曾茂朝显然也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计算所的财务状况非常糟糕。1984年,全国都沉浸在一种激昂的情绪中,可计算所却开始冷清。一个传言让曾茂朝寝食难安——中央政府就要颁布一个《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已经把计算机列为应用科学,其财政拨款将在下一年削减20%,还将在5年内全部取消。资金没了,不单意味着全所的员工无法开展正常的研究,更意味着大家可能连肚子都填不饱。

柳传志属于敏感的人,他开始琢磨这些事。

他记得当时社会上有个形象的说法,“拿手术刀的不如拿剃头刀的”。大伙儿聚在一起讨论说知识分子的待遇不好、生活条件差。柳传志想了想,觉得这句俗话说得好啊,操手术刀的大夫,还比我们有贡献呢,人家还能救人命呢,我们给国家创造什么了,技术不能变成实际的东西,成不了大气候。

柳传志想调工作了。他回忆说:“不单单是上面说的原因,而且当时我看磁记录的研究方式,很难跟得上国外的先进水平,个人前途没出路。1984年,中关村已经有人开始办企业了,科学院又在号召,我当然就特别想做这件事。”

是的,柳传志不是第一个创业者,更不是最后一个。先行者出现在1980年,中科院物理所最年轻的研究员陈春先到美国加州的“硅谷”转了一圈。他第一次惊奇地发现,美国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总是急于把自己的发明、专有技术和知识变成产品,创造几百亿元产值的新兴工业。相比之下的中关村,人才密度不比旧金山和波士顿地区低,但创造的价值却不值一提。陈春先觉得,中关村还有很大的潜力没有被挖掘出来。

1980年10月23日,北京等离子体学会先进发展技术服务部开办。根据后来学者的考证,陈春先是中科院第一个辞职的研究员,他成了在科技大潮中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这家公司是中关村第一个民营科技企业,7个年轻人,借债500万,加上一间旧车库——和硅谷学生创业之路如出一辙。

“下海”成为当时的流行词。公司一个个出现在中关村大街上,“两通两海”——京海、科海、信通、四通,是当时最著名的四家,都由中科院研究所的工程师创办。他们当中走得最早的,比柳传志提前了至少12个月,而且走得更加义无反顾。

去这三家公司的人多数属于中专生,还不是技术骨干,但待遇比所里的技术骨干好了很多。计算所的人开始议论纷纷。这时候科学院又明确地下达文件,说要在五年之内把应用型研究所的经费逐渐削减为零,让研究所靠市场的力量去生存。

曾茂朝开始行动了。他召集大伙儿,想办一个公司闯闯看。当时柳传志已经调到科学院的领导干部处工作,听到这个消息,立马回来了。

创业之前的柳传志,对资本、资本家完全没有概念。学工科出身的他,从小就喜欢看书,但他没有看过《资本论》,也从来没想过要进入经济领域,而且银行是干什么的好像他也完全不知道,即使他父亲在银行工作。

40岁那年,柳传志下海了。他在最短的时间内弄清了什么叫经济,什么叫资本。他开玩笑地说,或许是因为他父亲的缘故,与DNA有关。

柳传志的父亲柳谷书先生,育有儿女四人,老大叫传善,后改名传志。柳传志说,中国传统的严父慈母模式,在柳家也不例外。“我母亲是一个非常温和的人,我父亲是个有块云就要下雨的人。我是老大,脾气秉性最像父亲。虽然我和父亲也有不同,但他的某些行事原则确实让我特别受用,比如说像诚信,说了话一定要做到。他是一个说了话一定要算数的人,这潜移默化地在我心中产生影响,就是把信誉看得特别重。”

“现在有人觉得我40岁下海很老了,很多人不知道我父亲是63岁才下海,相比之下,我年轻多了。”柳传志提到了父子二人双双下海的事。

“在研究所工作,是件很不错的差事,但我决意要闯荡了。我不甘心在那儿。父亲给了我很大的支持,我们父子俩达成了共识。按理说,63岁该退休了,但国家的变化会影响到个人的生活,改革为我们两代人提供了共同的机会。在改革面前,我和父亲都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年龄,只有一个想法,好好折腾一番。40岁下海,我还年轻。”

从现在的文献资料可以查到,到1984年10月联想成立之时,中关村已经拥有40家科技企业,而且还拥有了“电子一条街”的名声。然而,在当时的改革浪潮中,这样的称谓并不是中性的,更不是完全褒义的,它有时意味着“骗子一

《中国故事:关于中国梦的十个样本》 第15部分(第1/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