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足迹 永久书架

第10部分 (第1/4页)

孤独半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邸�

要是下游药品开发企业能在当前管理制度之下取得成功,真是再好不过了。对产权法进行大幅修订,有可能招来无法预见的风险。另一方面,袖手旁观同样有风险。在“是过渡还是悲剧”一节中,我们已经看到了怀疑的理由:学术界研究人员中普遍存在侵权行为,对研究成果秘而不宣的事情越来越多;产业科学家对困局扼杀创新的无声关注;过去10年里上市的新分子实体锐减。市场有助于解决困局,但它并不是唯一的途径。

防产权投资

有时候,一家公司的最优竞争战略,是花钱阻止其他人获得产权,哪怕自己也必须为此放弃产权。例如,公司可以把辛苦完成的研究结果公诸于众,让其他人无法利用该发明申请这一领域的专利。

知识产权理论家罗伯特·梅杰斯生造了“防产权投资”(property…preventing investments)这个词,用来形容这一反常的市场行为。82 防产权投资看似古怪,可要是你从反公有资源的角度仔细观察创新,便会发现它的合理之处。防产权投资解答了我在本书开头提出的一个问题:为什么像IBM或塞莱拉基因组技术公司这类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会主动将旗下拥有的研究开放给公众?

防产权投资的出发点不是舍己为人。企业只是不想让困局妨碍自己重要的业务线。制药企业的竞争优势—有意以之赚取利润的地方—是开发、销售药物或诊断测试,而不是从阻碍研究的专利丛林中突围。倘若它们能保证没人对原始基因序列申请专利,根据序列数据开发产品就会容易得多,价值也高得多。

除了梅杰斯的解释,我相信药品研发中的防产权投资还有一点更微妙的政治动机。在专利法上,大型制药企业处于不利局面。光从困局带来的成本看,它们本应和美国的其他高科技企业结成联盟。它们应当支持改革,提高自己整合产权、开发新药的能力。可恰恰相反,它们却跟生物科技和其他搞基础研究的创造者站在同一阵线。为什么呢?因为大型制药企业认为,基因制药企业比生物技术竞争者的威胁更大。一旦专利过期,数十亿美元的利润就会在顷刻之间烟消云散,基因冲击市场,价格下跌。哪怕只多几个月的专利保护期,也值得去投资一大笔钱。

解决途径(2)

因此,大制药企业总想要时间最长、力度最大的专利权。它们不愿容忍任何地方出现较为宽松的专利保护,哪怕是在上游研究,也不管生物技术和专利倒爷会利用这些权利践踏未来的创新。针对这一政治背景,防产权投资暗中为大型制药企业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它们间接破坏了生物技术竞争者有意谋取的专利,又与制药企业坚决维护核心产品专利权的立场不相冲突。这个小算盘,有助于解释默克公开基因索引的部分动机。

再举一个防产权投资的例子,过去10多年,制药企业一直担心“单核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SNP,也即个人基因变异)专利上出现困局。83 SNP是基因编码中单个碱基出现变化—比方说“A”变成了“C”—是以,同一种基因或许存在多种变体。20世纪90年代,科学家开始意识到,这种变异与特定的基因疾病有关系。SNP可以视为疾病的标记,但同样有可能制造出完美的困局:想设计诊断测试或治疗方法的公司,有可能需要获得与单个基因相关的多种SNP专利的授权。

和EST(表达序列标签)一例中一样,制药企业立刻展开行动,阻止对SNP申请专利。1999年,英国维康信托和多家大型制药企业创办了“单核酸多态性协会”(SNPs Consortium)。到2004年,他们已经花掉4 500万美元,把将近200万组SNP开放给公众。协会成员答应不对捐出的SNP谋取专利,对基于数据得出的下游发明不做限制。除去单核酸多态性协会和针对基因探针的默克基因索引,现在还有 “世界蓝图”(Blueprint Worldwide)、针对蛋白质的“蛋白质数据银行”(Protein Data Bank),针对基因的“基因银行”(GenBank)。生物学期刊甚至向研究人员提出把基因和蛋白质序列捐赠给公众的要求,以此作为发表论文的条件(当然,为保护自己的商业利益,有些研究人员恐怕会推迟发表论文)。默克还按成本价为研究人员提供了150种无专利“基因改造”实验鼠,用途不做限制—另一种向公众捐赠上游研究工具的方式。84

我们能依靠防

《困局经济学》 第10部分(第1/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