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 (第1/4页)
团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都能记得这篇古文的作者,王羲之,又称王右军,正如杜甫被称为杜工部一样,不这样以官职称呼,不足以响亮,是雅而不是俗。我们不必说它是精英文化,其意味已经超越精英而是民族的大众的了。绍兴郊外,有兰亭的所在,茂林修竹,流觞曲水,这片山林气与书墨气完美融合的圣地,无论如何都对人有极大吸引力。这吸引力,你可以说它是某种独特的历史文化,这当然不错,但这是看得见的,至于看不见的而又在你心中起着沉甸甸的感觉的,其实是时间,是积淀凝聚其中而已经逝去的,当时十分具体而今似乎仍然具体着的时间。
与南宋大诗人陆游极有关的沈园,是绍兴的另一文化胜迹。青年陆游从绍兴走出,投笔从戎,但一生壮志未酬,晚年退居家乡,“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戌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诗人的爱国情怀感人至深。他与唐氏不幸的婚姻故事,是他的通俗的一面,越剧《陆游》取材于此。“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迹一泫然”,对于这件事,陆游这首诗最能传达他的心情。陆游在诗中追念属于他的时间,我们游着沈园读着陆游的诗,又从而追念着陆游的时间,无穷意味尽在这样的时间之中了。
陆游以后,绍兴还有著名的历史文化胜迹吗?青藤书屋,是明代徐渭故居,作为书画家文学家的徐渭,是郑板桥认为最值得崇敬的人之一,自称“青藤门下牛马走”。秋瑾故居,鉴湖女侠,二十世纪初*革命的先驱,被清朝杀害于绍兴本地,鲁迅小说《药》,是对她的纪念。说到鲁迅,于是我们就走进了百草园、三味书屋、咸亨酒店……
从绍兴这样匆匆一过,你就会有一种想法,认为这里出一个鲁迅是必然的。绍兴几千年历史文化积淀,从越王,到秋瑾,越人有着崇高向上、坚韧踏实的精神,如果再往前追溯,大禹也就是它的源头了。
时间,似乎特别锺情于绍兴,让我们看到它那既难以捉摸又十分清晰的身影……
四 时间之超越
大量事实证明,人类自有意识的那一天起,就想实现对时间的超越,这悲壮的努力,直至今日,也直至永远。科学一直在不断地认识时间,人类对于时间的了解越来越深入,虽然李政道博士兴奋地看到庄子的许多想象竟与现代科学的结论不谋而合,但他当然远比我们更知道,庄子的想象与现代科学毕竟不是一回事,一个是用直观的天才指向无限的远方,带给我们精神的意义,一个则具体地带领我们向宇宙时空实际的进展。也许人类永远不可能超越时间,但“穿越时间隧道”的说法,还是既形象又颇具科学色彩的。
人类想实现对时间的超越,也就是要超越自然的束缚,为此创造出了无数神话和文学作品,也为此做着实际的探索。人类想留住以往,与已经不在的同在,又想与未来同在,以至走向了宗教。尽管说宗教是装饰在锁链上的花朵,仍是信者不绝,情愿用这虚幻的花朵来安慰自己。写鬼怪鬼魂的作品,如蒲松林的笔记小说《聊斋》和梅特林克的剧本《青鸟》,都写得很美,其实也都是在写时间。
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观四海于一瞬,抚古今于须臾。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逝者如斯夫。天之苍苍,其正色耶?其远而无所至极耶?自古以来这种不断向上向远的思考,是人类独有的精神,是对自身命运的永远的思考。我们生活在时间之中,向前与向后都没有尽头的时间,就是我们人类的命运。科学预测太阳在五十亿年之后毁灭,地球将随之“蒸发”,也就是被大爆炸的太阳的热浪和黑暗吞没,太阳系将不复存在。中国古代神话《夸父逐日》追赶太阳的故事,多么瑰伟悲壮而永恒,它岂但是追赶太阳,它其实是要超越太阳、超越时间!可以说,《夸父逐日》意识到并指明了人类的根本命运和最为伟大的奋斗目标!
诗经里的情歌
《诗经》,中国第一部诗歌汇集,产生的时代在周朝,距今数千载。但读《诗经》,仍能令我们心驰神动。正如李渔有言:“凡说人情物理者,千古相传;凡涉荒唐怪异者,当日即朽。”与李渔此言相类似的话,在中国古代文论中俯拾皆是。它们说出了一个真理:文学必须真实。鲁迅认为,《诗经》里的诗是“圆备”的了,而“《国风》之词,乃较平易,发抒情性,亦更分明”,并且认为,孔子以后的儒者,把《郑风》列为“淫逸”,所谓“恶郑声”而欲“放”之,是不对的。他赞成嵇康的话:“若夫郑声,是音声之至妙”。这些见解与理学腐儒之见真是大相径庭。
《东河集》 第3部分(第1/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