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文学新星 (第1/2页)
黄蛹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华国首都华京市,是华国第二大城市,共有人口六百八十多万,仅次于拥有人口七百二十多万的南方海滨城市东海市。单从辖地面积和人口数量上来讲,华京市在整个蓝星,也可排进前十。
华京市共下辖九个区县,其中,城区五个,分别是中央区、东区、南区、西区和北区。郊区四个县,分别是东郊的阳县、南郊的永县、西郊的晶山县和北郊的旺县。
华京市西区,是华国著名的文化教育之地,两条成十字型交叉的大街,分别横贯了西区的东西和南北。
在南北大街的两侧,排列着十几所华国高等学府,像华京大学、华清大学、华京师范大学、华国人民大学、华国科技大学、华国美术学院、华国中央音乐学院等等。
而在东西大街的两侧,则聚集了华国众多的国家级新闻出版单位和文学艺术单位,像华国日报社、华国人民广播电台、黄土文学出版社,华国美术出版社、华国作家出版社、华国文学研究院、华国大剧院等等。
其中,四个院校和单位,分别占据了十字路口的四个夹角的黄金地带。它们是东南处大门朝北的华清大学,东北处和华清大学对门的华京大学,西南处面北的华国日报社,与华国日报社隔路相对的西北处黄土文学出版社。
正是华国农历春节的早晨,西区的中央,十字路口西北处,一个穿着草绿色棉大衣、戴着一副深度近视眼镜的中年男子,走向临街而立的一座四层大楼。这大楼的门旁,挂着两块白底黑字的长形木牌,其中的一块木牌上,有“黄土文学出版社”七个大字,另一块上,有“华国作家协会”六个大字。
戴眼镜的中年男子绕过大楼的正门,从大楼后边高大院墙的西便门,走进了大楼的后院。后院很大,几十排八间连在一起的青砖黑瓦平房,掩映在一棵棵梧桐、槐树、柳树等等树木之间。
那些平房的两扇门上,都贴着大红的对联。一些树木根下,散落着一堆堆各色鞭炮燃爆后的纸屑。一群群穿着新衣的男女和孩子,笑脸盈盈,进出着各个房门。他们是在给亲朋好友和邻居拜年。
戴眼镜的中年男子推开了一户人家的房门,一股浓郁的茶香,扑面而来。戴眼镜的中年男子问候起坐在小客厅里喝茶的一位男性老者:“宋主编,过年好!”
被称为宋主编的户主站起身来,一边回应着:“过年好!大家都好!”一边指着方桌旁的凳子说:“杨志强,你请坐。”
杨志强没有坐下,他先从棉大衣的兜里掏出一个小纸盒来,双手递给宋主编说:“宋主编,这是我爹从江南老家寄来的一点土特产,不成敬意,请您收下。”
宋主编笑呵呵地看了看小纸盒,连连说:“明前龙井?好茶!好茶!!志强,你有心了,那我老头子就不客气啦!”
杨志强落座后,两人闲聊了几句,宋主编突然问杨志强:“志强,你昨天晚上听没听华国人民广播电台的广播呀?”
杨志强回答说:“我——我没听啊!我昨天晚上吃了年夜饭后,就开始审读王老推荐给我们的那部六万多字的中篇小说,一直到十二点多才睡下呢。”
“哦——原来如此。志强工作起来,这么拼命啊?连过年都不休息休息!呵呵,真是难得啊!咱们《黄土文学》的人,都像你这样就好啦!”宋主编顺嘴表扬杨志强道。
杨志强红着脸谦虚了几句,然后瞅着宋主编,试探地问到:“宋主编,昨天晚上华国人民广播电台都播了些什么啊?难道——难道国家又有新政策出来了?”
宋主编摇摇头,说:“国家没出什么新政策,倒是我们准备培养扶植的一个小作者出名了!”
“小作者?我们准备培养扶植的一个小作者?您——您说的是——是我同学推荐的那个赵海?宋主编,是他在电台那边发表文章啦?”杨志强急忙问道。
“哈哈哈,你同学郑美芳不愧是郑老的女儿,她是一个慧眼识珠的好伯乐啊!志强,你想不到吧?这个赵海呀,很了不得呢!哈哈哈——”宋主编不断地大笑着,笑得杨志强一头的雾水。
看着杨志强迷惑不解的样子,宋主编收住了笑声,严肃起脸来说:“志强,我告诉你,这个赵海呀,前几天在老家帮着公安干警制服了二十多个手拿凶器的歹徒!东山省本地的电台和报纸,都在宣传他。大年三十的晚上,除夕之夜,这么重要的时段,国家电台,都宣传他了。我估计,一个少年英雄的典型,很快就会在全国树立起来了!”
杨志强张大了嘴巴:“啊?!有这回事?!我同学郑美芳寄赵海
《极品点子王》 第八十五章 文学新星(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