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足迹 永久书架

第25部分 (第1/4页)

千顷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褡粤舻睾涂�偶�忻骋缀螅�┐骞�娉鱿至俗��募O螅�袅偎劳龅呐┟裼钟辛艘豢诨钇�T谥醒牖蚴〉氐鞑樽榈哪�硐拢�簧俚厍�幕�愀刹扛�蚯奥醭鲆徊剑�谧苑⒔馍⒐�彩程煤螅ㄐ矶嗍∏�呐┐迨程靡蚨狭妇�福�谥醒胂麓镏甘厩凹醋孕薪馓澹��踔粮闫鹆恕ù蟀�伞ā�1961年10月,贵州这个一年前大办食堂的红旗省,就有三分之二的县实行了包产到户。短短数月,原先死气沉沉的农村,又有了活力,以至于不少城市的工人要求返乡种地。

毛泽东最先捕捉到这股经济复苏的迹象,现在他的精神又开始振奋起来。1961年9月,毛在庐山举行的中央工作会议上宣布:困难已到谷底,形势一天天向上升。'46'

二、悬置阶级斗争:刘、周、邓、陈的态度

毛泽东在八届九中全会上提出搞社教的指示,要求以阶级斗争的精神,进行民主革命的补课,刘少奇等不正面反对毛的意见,也在各地部署贯彻毛的指示,但总的说来,是将毛大搞阶级斗争的指示悬置起来而把救灾、调整经济放在头等重要的地位。

刘少奇原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的积极支持者。在庐山会议和八届八中全会上,刘少奇全力支持毛,虽有资料反映,刘对在全国开展反右倾运动有所保留。'47'但从庐山会议后至1960年上半年,刘在公开和私下场合都和毛泽东保持一致,进入1960年下半年,刘少奇的态度开始发生变化,刘在继续肯定大跃进和人民公社时,原先与毛完全一致的调门,渐渐也夹杂了某种〃杂音〃。

刘少奇在60年代初已全面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完全知道国家已陷入严重危机,他也了解问题症结之所在,更知道自己作为中央第二号人物对此应负的责任。因此刘在1960年极为谨慎,说话、办事都小心翼翼,竭力照顾、迁就毛泽东。

1960年6月,刘主持各大区、各省市负责人会议,指出半年以来问题严重,却将〃粮食问题,浮肿病问题,非正常死亡问题,事故问题,计划完成情况的问题〃放在一起讲,'48'以减缓讲话的冲击力。1960年9月,中央虽然通过〃八字方针〃,但在落实、贯彻方面却显得迟缓、无力,〃始终没有摆脱'跃进'的架势〃,'49'以至数月后,仍看不出成效。刘少奇在谈到〃非正常死亡〃时更是极为小心,他说〃农民饿了一两年饭,害了一点浮肿病,死了一些人,城市里面的人也饿饭〃,'50'尽量使语言不那幺尖锐。

虽然刘少奇已为毛做了不少开脱的工作,但他作为中央日常工作的主持人却不得不每天面对各地如雪片般报来的灾情报告,在这种严峻的形势前,刘的心情愈益沉重。1960年6月10日,刘少奇首次针对毛的著名的〃指头论〃(成绩是9个指头,缺点、错误仅为1个指头)发表了看法,他说〃现在是一个指头,将来可以慢慢扩大到两个指头,三个指头〃。'51'1961年3月,刘在广州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一方面讲〃有些错误是不可避免的〃,但在另一方面,又情不自禁地检讨起中央决策的失误。刘说:〃中央有些政策,决定前缺乏很好的调查研究,根据不够,决定以后,又没有检查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52'刘少奇这番话,带有自我批评的含义,却容易引起毛的疑心,因为多年来,〃中央〃即是毛,除了毛可自称中央,毛以外任何人,包括刘,皆不可以中央自居。他们以中央的名义起草的各种文电,也须报毛批准后才可下发。因此,刘的这番言论,已构成对毛的〃压迫〃。

形势日趋困难,对刘的态度变化有决定性的影响。1961年4月,刘亲赴家乡蹲点,对形势的严重性有了完全彻底的了解。八届九中全会后,毛又去了南方,由刘少奇在京主持日常工作。刘少奇加大了政策调整的力度。

1、同意陈云建议,从国外紧急进口粮食,以舒缓空前严重的粮食危机。2、支持陈云有关减少2000万城镇人口的建议,以减轻国家对城市的沉重负担。3、主持罢免了一些〃非正常死亡〃现象严重省份的党委第一书记的职务。1961年,河南的吴芝圃、山东的舒同、甘肃的张仲良、青海的高峰等皆被免职,调作较次要的工作。刘甚至提出对一些罪行严重的地、县负责干部应加以逮捕法办。

刘少奇的上述举措十分有力,进口粮食和罢免浮夸官员在相当程度上挽回了已被严重损害的共产党的威信。刘在与毛共事的几十年中,既有顺从、畏惧毛的一面,也有提出并坚持自己看法的一面,这是刘少奇政治性格的特点。1959年4月,刘接任毛做了国家

《在历史的风陵渡口》 第25部分(第1/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