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足迹 永久书架

第24页 (第1/2页)

南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皇帝坐在床沿轻轻拨了拨她面颊上的发丝,&ldo;总归是你受了委屈。朕想,既然你同太子妃那般合得来,不如你先去东宫里住下养病,你看如何?&rdo;宁宁说那些话,便是要故意引导皇帝的思维,皇帝这样说,正合宁宁的意,当即表示:&ldo;女儿愿意去东宫住下,只是舍不得父皇您。&rdo;皇帝说:&ldo;这不过是咫尺距离罢了,病好了就回宫来便好。&rdo;杨氏得知长宁公主要去东宫养病,当即就觉得不妙,太子是没有什么心眼的,对付他容易,但长宁却颇有心眼,她去了东宫,最能说动太子,以后要想把太子从太子位上拉下来就难了。杨氏于是找了个合适的机会同皇帝说:&ldo;皇上,妾身听闻长宁公主要去东宫养病?&rdo;皇帝随口道:&ldo;嗯。&rdo;杨氏便道:&ldo;东宫里多年来一直无所出,后宅怨气重,哪里适合长宁公主养病呢。再说,皇上您还正值盛年,却让公主去皇兄府中住着,说出去也不好听呀。长宁以后定驸马,也有不利。&rdo;皇帝当即便不高兴地说:&ldo;这是什么话!&rdo;杨氏只得谢罪,却道:&ldo;臣妾所言,可是实话。&rdo;又说:&ldo;皇上或许先听听京中世族里的反应?&rdo;皇帝说:&ldo;朕的女儿,他们倒敢说什么!&rdo;皇帝的话说得霸道十足,心里却还是有所忌讳。他和先帝都是武人出身,打下了江山,创业容易守业难,所以之后治国,却是请了好些有名文士入朝为官,还大开举贤任能之风,这才让这江山稳定了三十多年。所以皇帝心里其实是很看中这些文人世家的看法的。杨氏有向娘家传话,长宁公主要搬到东宫养病之事,便有杨氏一族在背后控制舆论,所以之后就有几位大臣向皇帝进言,说皇帝健在,哪里有让公主去太子东宫养病的道理,专为公主修建一处馆阁让她养病,这样才是佳话,或者让公主去皇家别院养病,也是不错的。大周定都西都,之后虽然修建过皇家别院,但去享受的时间却少。杨氏是想把长宁打发到偏远的皇家别院里去养病了。长宁自然不会愿意,听到有大臣说那些话之后,她就不得不另做打算。好在太子还算给力,马上便找皇帝说,皇家别院太过清冷,宁宁还小,就要去那么冷清的地方,恐怕更会因为思念皇帝病情加重。她住在东宫,有嫂子相陪,又有什么不妥呢。☆、长宁因为忧虑,病情加重,这实在不是她所愿,她即使想表现得轻松点,也已经不可能了,因为她连续发了一天高烧。不仅发高烧,还说胡话。好在她在稍稍清醒点的时候让对她惟命是从的贴身宫女如意用烈酒为她擦拭降温,不然她觉得就靠太医局慢吞吞给熬来的汤药,她早就被烧坏脑袋了。宁宁到底说了些什么胡话,她自己有些许印象。她只觉得有无数的阴影朝自己袭来,那些阴影就如巨石一般,飞速地撞向她,让她觉得自己要被碾压而死了。在这种情况下,让她安静地躺在那里做个病美人,是不可能的,所以她在床上大喊大叫,说着胡话。据之后如意说,她的那些胡话把伺候她的宫人吓坏了,因为她不断说着&ldo;不要&rdo;&ldo;让开&rdo;这些话,好像她身边有很多人似的。但其实她身边当时并没有什么人,宫人们都离得有些距离,只有如意和秋元娘在床边,而宁宁手挥的方向,显然并不是如意和秋元娘的方向,而是他处,所以更像是宫中有阴邪之物。虽然秋元娘严令长宁宫中之人不要将她说胡话的事传出去,但宫中的有些人还是知道了。之后连皇帝也知道了。皇帝对宁宁发烧差点死掉的事心有余悸,但他其实并不愿意将宁宁送到皇家别院里去养,他宁愿在宫中为她另修个宫殿住。宁宁病重这几日,皇帝日日来看她,宁宁即使清醒的时候不多,但也感受到了皇帝对她的父爱,心里虽然些许别扭,但的确是将这份感情往心里放了。宫里没有了皇后,剩下一大堆其他莺莺燕燕的宫妃,她们总有各种理由要来打搅宁宁,特别是杨氏,更是让宁宁厌烦,但是,她却又不能将这些情绪表现出来,除此,在宫中实在信息闭塞,让人专门负责打探消息,但知道事情发生时,往往是很长时间之后了,这也让宁宁不满,想来想去,觉得还不如出宫去住。反正没几年,她就要嫁人了。就要完全摆脱宫中生活。宫中的种种束缚,宁宁看似已经完全习惯了,其实不过是一直在忍耐而已。被养成金丝鸟,实在不是她所愿。于是没几天,收到宁宁密信的静安长公主,便进宫觐见了皇帝陛下。她对皇帝说:&ldo;我听说宁宁生病说了很多胡话,似乎是有被魇住,皇兄,这事可不能轻忽。&rdo;皇帝说:&ldo;朕当然知道。&rdo;但说了这话,他也没有

《公主之道》 第24页(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