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足迹 永久书架

第23部分 (第1/2页)

交通工具类:沧海一叶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下的上海,气氛越来越紧张,朋友们或被捕、或转移后方,郑振铎也不是没有想到过走。此时留在上海,除了要冒着生命危险之外,还要承受甘当亡国奴的猜忌和非议。但郑振铎想到,如果他走了,留存在上海、费尽心力搜求的古籍文献怎么办?最后,他决定留在上海,与书共存亡。此时的郑振铎心潮起伏,思绪万千,为此,他提笔题写了六朝诗人鲍照的《拟行路难》条幅送给了他的青年朋友唐彛�F涫�疲骸靶核�闷降兀�髯远�髂媳绷鳌H松�嘤忻��材苄刑靖醋�睢W镁埔宰钥恚�俦�暇�杪纺选P姆悄臼�裎薷校�躺�荃畈桓已浴!痹谑�形颐强梢钥吹剑�涫抵U耦焓窃诮韫湃耸�枋阕约夯潮В�颐且部梢源又锌吹降笔彼�谛母丛拥那樾鳌�

12月15日,郑振铎得到消息:鲁迅夫人许广平被捕了。在为许广平担忧的同时,郑振铎也意识到了自己的危险。12月16日,郑振铎被迫亡命离家,他没有确定的计划,也没有可往的地方,“只随身携带着一包换洗的贴身衣衫和牙刷、毛巾,茫茫的在街上走着。……这时候我颇有殉道者的感觉,心境惨惶,然而坚定异常”。此时的郑振铎,心底油然而生的是生离死别之感,“太阳很可爱的晒着,什么都显得光明可喜,……都觉得可以留恋”。“谁知道明天或后天,能否再见到这些人物或什么的呢”?在友人的帮助下,郑振铎化名陈世训,以文具店店员的身份隐居,开始了长达四年的蛰居生活。蛰居生活孤独、冷清而又十分单调清苦。郭绍虞曾回忆说:“沦陷期间,我们几个留在上海的人,生活都相当苦,常聚在一起,吃烤白薯度日。”在此期间,郑振铎一直独自生活,“自己生火,自己烧水,烧饭,在这四年里,我养成了一个人的独立生活的能力”。如果说在此之前,郑振铎还能偶尔回家感受家庭的温暖和天伦之乐的话,那么在“孤岛”沉没之后,郑振铎就再也没能回到自己的家,他只能独自品尝着离家的孤独和思念的痛苦。每天一清早,郑振铎都要装做是有工作的样子,挟着公事包去“上班”以掩人耳目,下午和晚上则呆在小楼上,整理他前几年抢救下来的古书。郑振铎曾回忆自己这段时间的生活说:“为了保全这些费尽心力搜罗访求而来的民族文献,又有四个年头,我东躲西避着,离开了家,蛰居在友人们的家里,庆吊不问,与人世几乎不相往来。”蛰居期间,最为惊险也最让郑振铎头痛的一件事是他无意中做了周佛海的邻居。1943年1月,郑振铎搬迁至居尔典路一条僻静小巷中继续隐居。他蛰居小楼的正门正对着一家豪华洋楼的后门。洋楼“四面的墙特别的高,墙上装着铁丝网,且还通了电”。楼内无人居住,郑振铎曾进去参观过,印象殊为不佳,“一望即知其为‘暴发户’之作风”。后来郑振铎才得知洋楼的房主是周佛海。周佛海搬来后,对周围住户都仔细盘查,为防万一,郑振铎还写下了一份遗嘱交给友人保管。自周佛海搬来之后,郑振铎的生活从此就不得安宁,“我的书房的南窗,正对着他们的厨房,整天整夜的在做菜烧汤,烟突里的煤烟,常常飞扑到我书桌上来。拂了又拂,终是烟灰不绝,弄得我不敢开窗”。“整夜的灯火辉煌,笙歌达旦……每到晚上九、十点钟,必定有胡琴声和学习京戏的怪腔送到我房里来”。对于无意中与周佛海做了邻居,郑振铎曾感慨说:“和敌伪的人物无心的做了邻居,想不到也会有那么多的痛苦和麻烦。”

电子书 分享网站

“我不能不离开了家”(2)

光阴荏苒,岁月如流。1945年8月11日清晨,郑振铎的一位朋友像一阵风似地闯进他平时很少有人来的秘密蛰居的房间。朋友满面通红,用无比激动的声音告诉他抗战胜利的消息。郑振铎激动不已,他匆忙披了件外衣,趿拉着拖鞋就往街上奔去,他看到国旗满街飘扬,欢呼声、鞭炮声不绝于耳,人们都在欢庆这来之不易的胜利,都在尽情地享受胜利的喜悦。当天夜晚,郑振铎回到了自己分别将近四年的家,家人团聚,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

郑振铎小传

郑振铎(1898─1958),现代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学史家、考古学家。笔名西谛、CT、郭源新等。祖籍福建长乐,生于浙江永嘉。

1917年考入北京铁路管理学校。五四运动爆发时,作为学生代表投身反帝反封建斗争。1919年11月参与创办《新社会》周刊,提倡社会改造。1921年与沈雁冰、叶绍钧等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提倡“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学,主编《文学旬刊》,主编出版了《文学研究会丛书》。1923年接替茅盾主编《小说月报》

《乱世浮生》 第23部分(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