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足迹 永久书架

第13部分 (第1/4页)

淋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丫�枪饴簧偾淞恕K�牟∫惨蛭�龉俣��昧耍��挚�甲急敢�印�

尹玉羽隐居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多年来的从政生涯让他看到了官场的陋习。但这种陋习他还能克服,只要不大声反对,又不同流合污,自然就可以身在污泥而不染了。最让他头疼的是,他的上级往往拿他这样的文人不当人看。这是他绝对不能容忍的。

在光禄少卿任上只做了半年,他就退了官,跑回老家去隐居。相约几个朋友,在山林之间游玩,渴了就取泉水来喝,困了就睡觉,诗兴大发时,就写两首诗。几个人都给自己起了个隐士的名号,尹玉羽取名号为“自然先生”。

虽然武夫们不赏识他这样的人,但总归有不是武夫的人赏识他。李嗣源称帝后,重用了一位善于敛财的张延朗为宰相。张延朗闻得尹玉羽的高名,就写了一封信派人去请他。可尹玉羽躺在床上装睡,对这位当朝宰相的热情邀请,不屑一顾。

但张延朗只请了他一次,以后就再也没有打扰过他。尹玉羽又高兴地做他的“自然先生”去了。他做了好几年的隐士,当然明白,如果一请就出山,那就不是真正的归隐了。确切地说,他是在向那个混账时代抗争,用自己的隐居来对那个时代说不。

果然,石敬瑭进入洛阳后,一听说了当初有这样一个人,其实这个人并不是很有名,但因为他放弃了官职走进深山老林隐居,仅这一条就够人遐想半天的了。石敬瑭派出人去召他,他不假思索地就跑来了洛阳。

见到石敬瑭后,尹玉羽立即送给了这位“儿皇帝”五卷书,丛书名为《自然经》。据说当年的黄帝曾向十二金仙之一的广成子请教“至道之要”,广成子天花乱坠地讲了一番后,就送给了黄帝一本书,书的名字就叫《自然经》。由此看来,《自然经》是尹玉羽送给皇帝的治国思想教科书。他希望做皇帝的人应该以无为治国,也更希望皇帝能重视文人,可是,石敬瑭打碎了他的梦想。

因为在那个时代,做皇帝的不可能无为。虽然石敬瑭是五代皇帝里最温柔的一个,但征战杀伐之事在他那里还是重头戏。

尹玉羽见天下皇帝一般蠢,就向石敬瑭告老去隐居。石敬瑭答应了,在这位皇帝眼中,尹玉羽除了写点清净无为的在这个时代毫无用处的废话外,似乎做不了别的事。但是,为了感谢尹玉羽千里迢迢来见他的心意,他赏了尹玉羽器物钱币,又给了他一个可有可无的官职,为的只是每月给他一些俸禄。尹玉羽很高兴地离开了洛阳,回到老家,又开始了隐居生活。难道他真的喜欢隐居?不是的,是势所逼迫。

五代时期任何一个政权从上到下都弥漫着“重武轻文”的风气,读书人志向难伸,报国无门,许多读书人的命运也就可想而知了。有些人看到世事艰难、前途渺茫,就选择了逃避。

在当时,从表面上看,隐居好像是一种非常清高的行为,但实际上,这是读书人被动的逃避。他们被动地回应着那个时代。那个时代却不对他们作出任何的回应。我们今天一读到这些隐士的事迹,很是向往。殊不知,隐居的日子是很难过的。据史书上记载,尹玉羽终身清贫,他做官那几年的俸禄大概都花在隐居日子里了。

“自然先生”尹玉羽(2)

天下有道,隐士绝迹;天下无道,隐士成堆。古语云,大隐隐于朝,小隐隐于野。这句话背后的意思是说,真正的隐士是在朝中,是在安邦定国,而不是去做闲云野鹤。

读书人读了半辈子书,为的是什么,难道是去深山老林里喝泉水、写诗歌吗?当然不是,他们的理想是治国平天下,或者帮助别人治国平天下。

但当他们发现自己不能治国平天下和没有机会帮助当朝者治国平天下时,他们就心灰意冷了。唯一的办法只能是归隐。

这种归隐带有很大的作秀性质,如果他们真想归隐,就不会让人知道其所在,世间就不会还流传着他们的大名,并且被当政者知道。

尹玉羽自诩为“自然先生”,其实他一点都不自然。他仍旧想“自动自发”,可惜,当政者不给他机会,即使给了他机会,也不给他创造良好的条件。

他就只好在大自然中去追求“自然”了。

**********************

阅读‘何木风’的其他作品:

//vip。book。sina。/book/?book=47851皇陵全攻略:来龙去脉

//vip。book。sina。/book/?book=41911他们为什么

《乱舞水浒0.978 心结》 第13部分(第1/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