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足迹 永久书架

第267章 风禾县 (第1/2页)

惊鸿鹊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李延宁回到内宅,李青鹤、叶柔还有苏熠薇这段时间不敢出内宅一步,就怕一个不慎拖了后腿。

就连仆从外出买菜都有护卫队同行,买回来的菜肉都要经过两位御医的验毒,才敢烹饪下口。

那晚李狻飞奔回来求救,全家人都吓一大跳。这段时间更是过得胆战心惊。

李延宁期间送回过两次家书,让他们不要担心。可没见到人,他们怎么可能放心?

现在李延宁平安归来,三人的心才落回肚子里。李延宁这段时间办案确实累,人黑了,也瘦了,叶柔和苏熠薇看得直落泪。

李延宁见到家人都平平安安,一直紧绷的神经暂时舒缓下来,让家人为他担惊受怕他很抱歉,可在其位谋其政,这些都是他必须做的事情。

回想这一个月发生的事情,若没有皇上赐予的尚方宝剑,没有邵泽忠的护卫队,他肯定不敢这么快,用这么雷霆的手段铲除永竹县三大家族,威慑整个都定城。

他是幸运的,有曾县令等好官以身犯险撕开口子让皇帝注意到,才有后来的他带着尚方宝剑和护卫队以及御医前来赴任的可能。

曾大人以及所有为都定城百姓牺牲的官员他们都会永记于心。

是他们给了李延宁勇气,面对那样的黑暗和危险,他们都不曾被打倒,李延宁更应该用好手中的优势将都定城发展起来,还百姓一个朗朗乾坤、安居乐业的环境。

李延宁回来的这几天,给同知、判官、吏目等官员开了会,布置了几个任务,要求将都定城的土地面积、税收情况等账簿拿出来给师爷和护卫队查看。

李延宁还在衙门口同样设置了投诉摊,有冤屈,要控告的百姓可以去那边记录。接着李延宁会派人去核实。

李延宁写了几点紧急需要做的事情给师爷和幕僚,都定城的事宜暂时交给邵泽忠。

而他自己则带着李狻和几个护卫队员再次出发去都定城下最偏僻、最神秘的风禾县考察。

风禾县的面积是狭长型的,占了都定城的西南部和南部,占地面积最大,但大部分是山林。百姓沿着山脉在山脚下生活。

李延宁一来县城便发现这里的村民装扮跟别处的不太一样,有些像少数民族的打扮。

整个县衙灰扑扑的,大门紧闭,大白天也没人执勤。李延宁让李狻击鼓,敲了很久的鼓,才有衙役来开门。

开门的衙役打量完他们,叽里咕噜地说着话,风禾县当地的语言居然和其他两个县的本地话不太一样。

“把你们县令叫出来。”李狻道。

衙役阿巴阿巴阿巴地说了一堆,李延宁等人一句也没听懂。

李狻比划道:“你们让开,我们进去问。”

衙役却拦住他们,阿巴阿巴阿巴地又说了一堆,还扬了扬手里的棍子,示意敢硬闯别怪他们不客气。

李延宁拿出知州的腰牌,衙役看完后面面相觑,随后一人去里头叫人。很快一个精神矍铄的老人出来了。幸好这个老人会说官话。

老人是风禾县暂代的县丞,给李延宁行完礼后领着他们进了县衙。

老人名叫佘里,因为考取过秀才功名,一直在风禾县的县衙做事。后来县衙的县令水土不服病逝了,县丞暂管县衙。

但县丞贪得无厌,百姓本就穷,被剥削地活不下去起义围攻了县衙,将县丞赶下台去。

县丞吓坏了,没几天便病逝了,后来不知怎么的传出去风禾县民风太过彪悍,将县丞活活打死的消息。

自此,再也没有官员愿意来风禾县任官,知州无法只能让他这个本地人暂管县衙。这一管就是三年了。

李延宁:“……”

他来都定城遇到的最大麻烦居然是人员不够用,不改变大家对都定城民风彪悍的印象,别说官员就是商人也不敢来这里。

李延宁是这三年来第一个来县衙的官员,佘里原以为是新县令来了,不想来的竟然是知州,还是这么年轻的知州,心里五味杂陈。

风禾县的百姓苦啊,大家都是老实的庄稼汉,要不是上一任县丞太过分,风禾县又遇到灾年,何至于围攻县衙。真不是他们民风彪悍,实在是过不下去了。

李延宁对风禾县还不熟悉,老人话里的可信度先存疑。今日天色已晚,李延宁让佘里拿来县里的文书记录和县志给他看看。

佘里照做。李延宁挑灯夜读,他发现风禾县的账簿做的居然比都定城的清楚。整个县多少人口,有多少税收,收入、支出都记录得仔仔细细。

《农家子升级之路》 第267章 风禾县(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