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足迹 永久书架

第29部分 (第1/4页)

交通工具类:沧海一叶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见周卫国明白了,塞克特微笑着说道:“你该上飞机了,不要让别人等太久!”

周卫国又敬了一个礼,说:“是的,将军!柏林再见!”

塞克特挥了挥手,说:“小伙子,再见,去吧。”

周卫国转身,大步向飞机走去。

周卫国登上飞机后,机舱里鸦雀无声,人人都用敬畏的眼神望向他。

这些学员现在才明白什么叫做后台!他们清楚地知道,刚刚那个躺在推床上的老人可是德国军事总顾问塞克特上将啊!要知道,就连军政部长、陆军训练总监等高级官员,都要亲自到蒋委员长的官邸向他请教,就这样也不是什么时候都能见到,必须在每周二、五上午的十时至十二时,还需事前登记,过时不候!他们的后台虽然也算得上是军政要人了,但如果和塞克特一比,那可就差太远了!众学员不由都为自己早没有看出周卫国的强大后台而深深自责!这可白白浪费了多少献媚的机会啊!

不过好在现在也不算太晚,几个见机得快的学员立刻就坐到了周卫国的边上,一脸的谄笑,无奈周卫国一上飞机就注意到他们的异样神态,早就假装睡了。这些人坐到周卫国近前发现周卫国正在休息,自然是不敢打扰,蓄势待发的种种高超马屁竟是不得不硬生生地又吞了回去,不免让他们感到深深地遗憾!

难得的是,孙鑫璞却没有学别人,还是稳稳地坐在自己的位子上,只是偶尔看向周卫国的目光多了几分钦佩。

孙鑫璞当然不像其他学员一样没见识,就他所知,塞克特除了和委员长来往以外,只对几个他还看得上眼的人物如中央军校张教育长、教导总队桂总队长和三十六师宋师长(宋希濂)稍假辞色,其他的国民政府各级官员、军界要人都入不了他法眼,而周卫国显然和上述几人的关系也不太亲近(他倒是不知道张治中和周卫国的关系),那么塞克特对周卫国这么眷顾就只有一种解释了——周卫国的才能打动了塞克特!这从演习简报中就能捕捉到一些信息,今天看到塞克特亲自来送周卫国,更加证实了自己的想法,如此看来,周卫国的确值得敬佩!

飞机很快开始滑行,起飞。

众学员虽然飞机坐得次数多了,坐货机却是头一遭,自然是牢骚满腹,唾沫横飞,只是现在大家都怕吵醒了周卫国,所以声音倒是小了很多,虽然仍不免咬牙切齿。

(周卫国终于离开黄埔了!几个问题特此说明:一、1930年以后,中央军校的学制为3年制,采取德式教育。考生一旦考入军校,要进行一定时期的入伍生教育。入伍生教育包括:第一期,新兵教育四个月。第二期,上等兵教育二个月。第三期,下士教育二个半月。第四期,分发各师实习三个月。入伍生学业期满后,即进行考试,通过考试方能升学。考试包括笔试、野外学习和阅兵分列式,成绩合格者,可以升入本学期学生总队,编入各专业队继续学习深造。成绩不合格者,或者留下期入伍生团再学习,或者直接就被淘汰。对能升学的人,按其特长编队。然后进入下一年的学习,成为军校正式学生。学期为2年,第一年进行各兵科基本军士教育,第二年为各兵科专门教育。学业的最后阶段,还要举行诸兵种联合演习以考核所学。二、我为什么选择让主人公周卫国成为中央军校第九期的学员?因为从我目前所查到的资料上看,中央军校第九期学生1931年入学,1934年5月毕业,计654人。但第十期却是1933年入学,第一批于1936年6月16日毕业,共计940人;第二批于1937年1月毕业,计621人。这就出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中央军校在第九期和第十期入学年份之间的1932年竟没有招生!1935年也没有学员毕业!至于为什么会这样,我个人的猜测是因为1931年发生了“九一八”事变而1932年发生了“一二八”淞沪抗战。要知道,1932年国民政府甚至禁止纪念双十节!所以就可以理解为国民政府怕民国二十一年报考中央军校的学生排日的情绪太重,所以干脆停招!但小说总是要自圆其说的,所以我就造出了个第九期续招入伍生,并将第九期的毕业时间硬生生推迟了一年,希望诸位黄埔专家们不要骂我!三、德国军事总顾问塞克特将军因健康原因离华的时间为1935年3月,但为了小说的需要,将塞克特将军的离华时间推后到了7月初。塞克特将军离华之后的职务由其助手亚力山大?冯?法肯豪森将军接替。法肯豪森将军后来不但为中国的抗日战争做出巨大贡献,而且在1938年回到德国后,作为法国北部及比利时德军最高长官期间,曾尽力救助比利

《特战先驱小说第三部》 第29部分(第1/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