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页 (第1/2页)
浮生偷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一天一夜之后,皇上终于允许人进去了。 进殿后,我看到皇上僵硬的坐着,向来如剑般犀利的双眼,蒙着一层薄薄的水雾。无视我的存在,皇上神情木然的凝视着棺木,仿佛一尊风化的石像。 我这一生里,见过各式各样的人,也见过各式各样的伤心,可是那时的皇上,却格外令我觉得揪心。 那一刻里,我不禁想到:如果当初皇上知道此时的伤心,那么,他还会不会让顾长生为国事操劳?他还会不会把经书给顾长生? 可是,没有如果。 为国事所累的顾长生并没有得到经书,他死在异乡…… 光明十三年一月乙亥,皇上赐死了专职医治亮王的太医令龙行健。 赐龙行健自尽的诏书是我亲自去宣的。 接过诏书后的龙行健面色异常平静,一双眸子如无波古井,似乎再大的惊骇,也难于其中掀起丝毫涟漪。 看着这样的龙行健,我想:对于自己最后的结局,龙行健,只怕是早有领悟…… 光明十七年十一月辛未,印河王国正式分裂为三十四个诸候国。 十二月壬辰,皇上诏告天下:但凡属国之王继位,必须亲赴天朝请求大皇帝允许。 光明十八年五月戊戌,倭国王子裕慈抵达长安,希望上国皇帝能够恩准自己继承王位。 十二月戊寅,皇上带着朝臣及诸国使臣从长安前往泰山封禅。 光明十九年元旦,皇上举行了天朝第一次封禅大典。 那一天,皇上在山顶祭祀昊天上帝,群臣则在山下祭祀五帝百神。那宏伟盛大的场面,让所有参与者都是激动万分。而四夷使臣如北海安侯燕秋水、倭国亲王伊集院等,全都是眼含惊惧,但举止却是愈发的谦恭有礼。 看着蕃邦使节们被我华夏天威所慑服,我心中满是骄傲与自豪:在皇上与亮王的带领下,我朝上下励精图治,在经过十一年的征伐后,天朝的龙旗终于令世界战栗! 我知道后世一定都会永记这一天,因为这一天预示着一个盛世的开始! 光明二十年九月甲申,那一天,皇上的心情并不好,没有处理国务,也没有召任何美人侍寝,皇上把自己关在春华轩中,不见任何人。 我记得,那一天,是那个逝去的人的生日。 那天,我守在屋外,闻着风中隐约传来的酒味,默然无语。 雄霸天下独拥江山,并不是一个普通的梦想。而一旦选择了这样的目标,就必然会付出代价。 那么,光明皇帝付出的代价是什么? 是高处不胜寒的孤独?还是弦断无人听的寂寞?或者,是午夜梦醒时的伤楚…… 只是,无论那是什么,那都是皇上自己的抉择,而且,无法回头…… 光明二十三年九月丙戌,身体一向健康的皇上突然病倒。 接下来的日子里,我的心情非常沉重,因为皇上的身体是眼看着一天不如一天,但群医却束手无策。 十一月己丑,皇上下诏令太子监国,朝政全由太子与中书府协商处理。 于是,朝野内外都已领悟这样一个事实:或许用不了多久,天朝就会迎来一位新主人了…… 光明二十三年十二月乙丑,深夜,昏迷日久的皇上突然醒来,托国事于太子。 我清楚的记得当夜的每一个细节。 那一夜,皇上的精神显得极好,他紧抓着太子的手嘱咐道,“朕大行之后,你就是我天朝的皇帝,从此后就得担负起江山社稷。而如今国家虽已初定,但倭国、南洋都还并不稳定,仍有很多后患隐藏在其中――你,好自为之!” “父皇,”太子哽咽道,“儿臣绝不敢苟且怠荒,辜负父皇的千钧重托。” 皇上微微点点头,一字一字沉沉说道,“太子,国家,就交给你了!你的责任只有一个:确保我天朝的繁荣昌胜,绝不能让它生乱、衰弱!” 抬起脸来,太子已是泪如泉涌,“父皇的嘱托,儿臣一定牢记在心,绝不敢稍忘!” “很好。很好。”皇上笑了,他挥挥手,淡淡说道,“你们都下去吧,这里就留刘冬候着。” 于是太子依言领着众臣退到殿外侯着,而我就静静守在龙榻旁边。 看着我,皇上张开口,刚欲说话,突然却剧烈的咳嗽起来,随即吐出一大口血。 “万岁!”我忙用丝巾轻轻拭去皇上唇畔咳出的血迹。 “万岁?”皇上笑了,“世人皆称皇帝为万岁,可是古往今来,有哪个皇帝做到了万岁不死?――万岁万岁,其实只要能有百岁,已是世所罕见了……”笑着笑着,皇上的声音渐渐变得苍凉,“……夏侯日月,你也有今天啊……” 我心下恻然,是啊,雄霸天下的光明皇帝,纵横四海的光明皇帝,也终是逃不开生老病死的天定轮回,难怪他会如此萧瑟。 深吸口气后我再抬起头来时,脸上已经堆满了笑,“奴才只是一个阉人,弄不清那么多大道理。奴才只知道:皇上征服诸国、雄霸天下,令四夷来朝,这是何等丰功伟绩?!――您这一生,比史上哪一个帝皇都要精彩!此时又何必伤悲?” 皇上一怔,随即大笑出声,“不错,朕自二十六岁登基
《觅长生传音符》 第106页(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