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足迹 永久书架

第23部分 (第1/4页)

青涩春天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同志们,高明同志是在苏联进修过的,此次又受上级委派,担任独立支队特派员,我们大家要多向他请教,多支持他工作,对于肃托,支队也是非常重视的,今天先是我们社会部开会,与高特派员对接一下,后天,整个支队排长以上干部要开大会,司令员、政委和高特派员还要专题部署,支队有了方案以后,我们要坚决按照指示办,不折不扣地完成肃托任务。”

说完,带头鼓起了掌,大家跟着鼓起来,但有点稀稀拉拉的。

柔里藏针。

表面客套,暗里顶回去。

高明听出乔向文的话外之意,明里客气,说什么请教,实际上大家听懂了,你不就是要听司令员、政委的,感情我这特派员你没放在眼里啊。

乔向文,算你狠!

梁子就此结下。

第一次会议就这样不欢而散。

几天以后。

独立支队召开肃托大会,那是支队成立以来参加人数最多的一次会议,全体机关干部、基层排长以上干部一律不得请假。

那次会议,山东分局、纵队都来了有关领导。

主席台上,就坐着五个人,两位上级领导、司令员、政委、特派员。

两位领导先是大谈一番肃托的意义,要求在这次运动中,一定要瞄准两类对象,一是革命队伍内部的反对分子,机会主义分子,二是打进革命队伍内部的奸细。他们说,不管是谁,哪怕是级别再高,只要调查出问题,就要“残酷斗争,无情打击”。

他们要求,为了把运动搞出成效,抓出内奸,支队要马上做两项工作,一要迅立即成立起强有力的工作班子,肃托进连队,进科室,每个单位都要搞,不准有死角,二要立即成立军事审判所,凡是对审查出有问题的托派分子,马上逮捕、审判、执行,办起案件来要雷厉风行,务求成效。

“两立即”的提法,在会场里激起了巨大反响。

在一个多小时的讲话中,山东分局的那位领导还不点名地批评了支队个别干部,思想觉悟不高,身为锄奸保卫部门的人,却不注意政策学习,这样的人如果不好好学习,一定会被革命的洪流所淘汰。

吴琴当时听了,就流下泪。

社会部的人也知道,这句话针对谁。

大家也算是进一步领教了这个高特派员的厉害。

很快,在高明的直接领导下,独立支队的肃托运动轰轰烈烈地开展了起来。

除了社会部成员以外,他还根据自己的要求和喜好,从机关其他部门调来了一批干部,担任肃托工作。

说到底,这也是对乔向文和社会部的不信任。

当然,他首先就找了个借口,把吴琴调出了社会部。

在这场巨大的政治风暴面前,乔向文虽向司令员和政委据理力争,但还是无法改变决定,高明自恃有尚方宝剑,对司令员和政委的话也是一只耳朵进,一只耳朵出。

对他有利的,就满口带笑,不符合他意图的,就张嘴延安闭口康部长,拉大旗作虎皮,仿佛尚方宝剑在手。。

在吴琴离开社会部,前往基层连队锻炼的的那个晚上,乔向文悄悄来到了她的宿舍,和她聊了很久,在巨大的压力之下给了她不少的的信心。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高明带着一帮人,神神秘秘地四处找人谈话,有的和乔学文通了气,有的是他直接进行。

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乔学文尽可能顾全大局,遇到吃不准的、看不清楚的,都及时和马司令和徐政委汇报,对高明一些动辄扣帽子,打棍子的做法表达了一定的不满。

可是,这一切还只是个开始。

瘟疫,一旦出现,一定是散发性的,覆盖性的,也是毁灭性的。

那天晚上,被安排跟着高明、协助他工作的刘胜气喘吁吁地跑到乔学文的宿舍,说了一个惊人的消息:

“高明刚刚抓了八个人,说是通知开会,其实是诱捕,这还了得?”。

“哪八个人?”,乔学文一听,赶忙放下手里的书,急着问。

“支队副参谋长左玉,一团参谋王爱国,三营副营长赵子才,二团后勤科长贾玉宝,干事黄立光,支队政治部薛汉,组织科小钦,文工团许一梅。”刘胜一口气报出了八个人的名字。

“什么?左玉也被抓了?啥理由?”乔学文有点不敢相信。

“是,高明通知他来座谈,左玉啥也没想,到了那里就被高明安排的人关起来了。给他罗列的理由是曾经

《北上南下之争的启示》 第23部分(第1/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