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足迹 永久书架

第19部分 (第1/4页)

风格1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起。从此,中国有了自己的实用型导弹核武器。

中国洲际导弹的设计研制经历了很多坎坷,从1966年开始初步论证,但随即开始的一场文化大革命阻碍了中国无数科学技术行业的发展,洲际导弹计划的科研和生产秩序也遭到破坏,研制工作进展缓慢。经过多次试验、多次修改,终于在1980年5月18日进行第一次全程飞行试验,取得了圆满成功。全程飞行试验确定射程在9000千米以上,弹道最大高度达1000千米以上,最大速度可达7千米/秒。试验以由中国本土向太平洋海南纬7o、东经171o为中心,半径千米的圆形海域为范围。这次洲际导弹的命中不仅仅是一个科学试验的成功,它对中国的国防、政治、外交等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这是不言而喻的。

中国第一颗洲际导弹研制过程全记录

1966初步方案论证,总体方案设计工作进入正规

洲际导弹第一级单管发动机首次通过了250秒全程试车

洲际导弹一级四机并联发动机试车成功

一级发动机单机首次进行了摇摆试车成功

1969年底中央提出要加快洲际导弹的研制

洲际导弹遥测弹总装完毕,经测试合格后6月出厂。

中国第1枚洲际导弹在酒泉发射场进行了飞行试验,获得基本成功。

总体设计部根据首次飞行情况,提出了10项修改措施

确定洲际导弹的全程试飞试验项目

中国洲际导弹进行的第一次全程飞行试验取得了圆满成功

1978~1981洲际导弹进行39次飞行试验,全面考核了导弹的设计和性能

中国整个导弹计划的发展,为航天运载火箭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国的多种运载火箭都是在此基础上改进而来的。而且在发展导弹的过程中,还发展了多种空间微小发送机,并使固体火箭技术逐渐成熟,同样为中国航天运载器和航天器的研制做出了巨大贡献。

中国航天事业回顾:运载火箭系列

作为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中国在导弹研制方面所取得的进展,推动了中国航天事业的起步。1958年,中国第一个运载火箭发射场开始兴建。1964年,中国第一枚载有小白鼠的生物火箭在安徽发射,进入了70千米高空,使中国的空间科学探测迈出了第一步。1965年后,鉴于中程导弹、各种探空火箭、固体火箭的研制和发射试验都取得了较大的进展,获得了必要的技术储备,中国一方面研制远程导弹,另一方面开始着手为发射人造卫星研制运载火箭。从此出现了长征系列运载火箭。

与远程导弹相比,运载火箭有两项新的要求:一是要能飞出稠密大气层,二是必须达到千米/秒的第一宇宙速度,也就是能在近地轨道绕地球作圆周运动的速度。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一种型号是长征1号,为三级火箭。它的第一级、第二级是在中远程导弹基础上稍加改进而来,采取这种措施不仅运载能力可以满足要求,成功的把握性大,而且可以保证进度,节省经费。长征1号的第三级是当时新研制的固体发动机,这种发动机能在600千米高空实现点火。

1970年4月24日,长征1号运载火箭首次发射成功,将中国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1号送入轨道。长征1号运载火箭研制成功和东方红1号卫星发射成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标志着中国跨入了航天时代,同时也是中国拥有洲际核打击能力的公开宣言。

长征2号是以远程导弹东风5号为基础发展起来的,1975年,它成功地将中国第一颗返回式遥感卫星送入轨道。根据发射卫星的需要,70年代末又对长征2号进行改进,研制成功了著名的长征2号丙火箭,它的运载能力提高到吨。长2丙火箭可靠性很高,80年代进行了近10次发射均取得了成功。长征2号火箭的新型号长2丁,运载能力达到吨,是中国二级火箭中运载能力最大的一种。

70年代后期,中国航天技术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比照美、苏还有很大的差距,特别在卫星应用方面。1977年,中国在制定航天规划时,把通信卫星工程列为航天三大工程之一。为此中国发展了长征3号和长征4号火箭用来发射人造卫星。长征3号运载火箭是在长征2号火箭基础上研制的,第三级采用了低温高能的液氢液氧发动机,1984年4月8日,它成功地将东方红2号通信卫星送入了地球同步轨道,中国从此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能够发射地球同步卫星的国家

《神舟载人航天飞船简介图片》 第19部分(第1/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