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足迹 永久书架

第34部分 (第1/4页)

青涩春天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此事撂过,老夫想想再说。”蔡泽不无矜持地岔开了话题,“不韦只说,依你商旅阅历,如何才算得经邦治世之学问?”

“既蒙纲成君垂询,不韦便无虚言。”吕不韦笑容依旧,语气却很是认真,“自来士子修学,都是先学后行,往往书卷有成之时,对天下世事却是一无所知,此谓书生也!书生之学,纵腹藏五车之书,亦非真学问也。专精一业或可有成,经邦治世,却是误国误民之徒也。此间要害,便在于此等书生不知法令,不知民生,不知四时之稼穑,不知人口财货之周流。譬如赵括,读尽天下兵书,却不知上党长平之地势利害,空有大军六十万,反被白起五十万围之灭之,岂非纸上谈兵耳!如此看去,治国学问便在‘真切’二字。空言大道,只是玄奥之学也。”

“说得好!”蔡泽拍案赞叹一句,骤然神秘地一笑,“三日之后,老夫请你做一回督学主考!”见吕不韦惊愕莫名,蔡泽得意地笑笑,一口气说了小半个时辰,末了两人竟是不约而同地大笑起来。

这一日清晨,太子府学馆大不寻常。

宽敞幽静的大庭院热闹起来了。石案石墩点点布于大树之下,王孙们都聚在了庭院中忐忑不安地等待着。几个年长公子峨冠博带,与各自中意的老师在大树下庄重地低声交谈。二十岁上下的几个公子公主,却各自拿着一卷竹简,三三两两地转悠着议论着。十岁上下的几个少年公子公主,则是人各一案,在板着脸的书吏督导下高声吟诵着未熟的《诗》《书》。

时有顽劣者喊渴喊饿,便有远处树下的乳母作势禁止,或嘘声或摇手或低声呵斥,竟是不一而足。竹林后的一排木屋,原本是王孙们学间用餐处,此刻却坐满了身着各式各色华贵服饰的夫人与妾,她们都是王孙生母,关切之心惶惶,无一人安然入座,竟都挤挤挨挨地站在了门庭下,引颈遥望着学馆正厅的大门。

卯时首刻,太子府家老一声长呼:“纲成君到——”

学馆庭院顿时寂然无声,王孙们一齐肃立齐声:“见过纲成君!”

衣冠整齐的蔡泽带着两名书吏进门,大步到了庭院北面的中间石案前站定,悠然一笑问道:“太子府家老,诸位王孙可曾到齐?”家老一躬身高声道:“禀报纲成君:除公子异人质赵未归,二十六位公子实到二十五位,悉数到齐!”蔡泽一点头肃然道:“本君得奉王命,考校诸王孙学问才能。老夫无意偏袒,力求公平考校,为此,请得一经世之士做今日主考。请先生入馆。”

“先生入馆——”家老肃立门厅一声长呼。

余音犹在回荡,吕不韦已经信步走进了门厅,一身布衣一顶竹冠满面微笑,便如一团春风拂煦过庭院,满院王孙们竟都莫名其妙地绽开了笑意。蔡泽遥遥地虚手一请:“先生这厢入座。老夫旁观也。”吕不韦拱手一礼:“谢过纲成君。”便进了蔡泽让出的主案前,环视庭院一周,朗声说道:“诸位王孙皆庙堂之器,身负经邦治世之重任,根本之学便在务实求治,不在玄谈妙思。在下一介布衣,受纲成君之托,拟以实学考校诸位公子,以合大秦治国之法统,诸位以为如何?”

“我等赞同!”第六子嬴傒慷慨高声,“求学不实,有甚用处?”

“对!我等赞同!”几个酷好剑术骑射的公子齐声呼应。

其余公子公主一片沉默,却也无人反对。圈外的首席官师赵嶂便冷冷道:“王命有定,如何考校听任纲成君做主,先生客套甚来,开始便了。”

吕不韦微微一笑便道:“诸位公子,今日文考共十题。三题起首,不能答三题者作罢;连答三题者,问满十题。能答八题者,再行考核武学。听得明白么?”

“明白。”公子们或回答或点头,神色各异。

吕不韦从袖中抽出了一个软皮袋打开,在石案上摆开了一排羊皮纸条,转身对家老低声吩咐了几句,家老便高声道:“诸位公子听我宣点,点到者上前答问。点名之法:以二十岁为中界,一大一小轮流。第一位,八公子杜!”

二十岁的嬴杜白嫩俊秀,面色通红地走到了吕不韦案前。吕不韦指着案上的一排羊皮纸条道:“公子任选三张。”嬴杜很是新奇,反复摸索一阵抽定了三张递上。吕不韦接过,展开一张高声念道:“问曰:秦国人口几何?土地几何?郡县几多?”

骤然之间,庭院一阵寂静又一阵哄然,见嬴杜抓耳挠腮的难堪模样,庭院终是人人默然禁声。在出奇的静中,嬴杜红着脸期期艾艾道:“这,这,是否,有土一成,有众一旅?”话方落点,庭院便是一阵哄然大笑,便听一

《阳谋春秋目录》 第34部分(第1/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