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 (第1/4页)
竹水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儒家的经典,他就以政府的名义刻印了九种经书。这个工程相当浩大,前后共花了二十二年的时间才全部完成。
到了宋代,雕板印刷大为盛行,进入了“黄金时代”。全国各地,不论政府还是私人都加以刻印,刻印的书,种类相当多。这对发展我国的文化事业起了巨大的作用。但是,一本厚厚的书,雕一次板,所花的物力人力相当大;雕成以后,如果发现错字,又无法改换;书印成后不再使用的话,所雕的板也就浪费了。所以,雕板印刷也有明显的不足之处。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又继续改进,于是又出现了活字印刷术。
活字印刷术是北宋毕昇发明的。毕昇,平民出身。他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刻字经验,于公元十一世纪庆历年间(1041—1048年),在雕板印刷的基础上,试用活字印刷。所谓活字印刷,就是把木板上刻字改为把每一个字刻成单个的。具体方法是:用胶泥作成一个一个方块,干了以后,刻上反字,一字一块。由于每个字是单个可以活动的,所以称活字。用火将活字烧硬,然后按韵排列在特制的木格里。排版时,备一块铁板,上面敷上一层松蜡和纸灰,铁板上放置一个铁框,用烧硬的活字排在铁框里,排满后,再放到火上烘烤。等到松香和蜡熔化,就把各个活字的底部连结成一个整体,再用板在字面上压平,使字面平整,这样就可以刷上墨印书了。为了提高工效,排印时一般使用两块铁板,一块印刷,一块排字,交替使用。用完后,再把铁板放到火上烤一下,使粘连活字的松香和蜡熔化,以便将活字取下放回木格里,下次再用。
毕昇的这种活字印刷,主要有三个环节,即:制活字、排版、印刷。这在当时固然是一套完整的印刷技术;就是在今天,印刷业已高度发达,但印刷的基本程序也还是这一套。毕昇在印刷史上的贡献是不可低估的。
继用泥做活字以后,元朝的王桢又创造了木活字印刷术。他在旌德县知县任内,就曾用两年时间,自制了一批木活字,印刷《旌德县志》,不到一个月就印了一百部。可见印刷效率是很高的。随着木活字的使用,明代以后又有了铜活字。清代的一部类书《古今图书集成》就是用铜活字印的,字数达二十五万。书印成以后,所排的铜活字版因保管不善,有的被盗,有的被毁掉铸钱,乾隆时已一字无存。与铜活字流行的同时,还有锡活字、铅活字等。这说明我国的印刷事业在不断改进和发展。
我国各类印刷品陆续传到了国外。七世纪中期(公元646年以后),日本有了唐代的印本书。同时,唐朝政府又把雕板作为礼物或商品输入到朝鲜。八世纪初期,朝鲜又自己雕板刻印佛经;九世纪末或十世纪初,朝鲜有了印本书。再到后来,越南、菲律宾、柬埔寨、泰国等与中国邻近的东南亚各国也开始利用印刷术,并且陆续向西方各国传播,促使了西方各国、尤其是欧洲印刷术的兴起。公元1450年,德国人谷腾堡在迈恩兹开办印刷所,仿效中国活字印刷原理,用铅活字印书。这时离我国毕昇发明活字印刷已相距四百多年,距雕板印刷的发明时间就更远。从这点看,我国的印刷事业对世界印刷业的兴起,起了巨大的作用。印刷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也是我国成为文明古国的一个标志。
三十七、从吸铁石到罗盘
──指南针的发明
伊 强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因嫌“先王之宫廷小”,就在咸阳修造阿房宫。据说,宫中有一座门,是用磁石做的。磁石有吸铁的特性,如果有人穿着盔甲或身上暗藏兵器入室,那就会被磁石门吸住,这样,秦始皇住在里面,就不怕有人去暗杀他了。传说汉武帝时候,还有人用磁石做成棋子献给汉武帝。这种棋子一放到棋盘上,不用动它,就会相互吸引,如同仇人相见立即相斗一样,所以人称“斗棋”
《山海经》上说,“磁石吸铁,如慈母招之”。古人因此把磁石比喻为“慈母”,后人则叫它为“吸铁石”或“磁铁”。磁铁的用途很广,早在战国时,就已被人用来做一种指示方向的仪器──司南了。“司南”就是指南的意思。为什么磁铁能指南呢?原来,磁铁能吸铁,是因为它有磁性。这种磁性,不是在磁铁的中间,而是有次序地聚集在磁铁的两头,这两头称为磁板,一头叫正极,一头叫负极。而我们生活的地球,也是一块天然的“大磁铁”,它的两头也有磁极,一头在地球的北极,一头在地球的南极,北极是负极,南极是正极。大家知道,根据物理学上的“异性相吸,同性相斥”的原理,如果我们用一根磁铁做成棒或针
《龙的传人第三季》 第19部分(第1/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