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 (第1/4页)
低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小凡做的电子书〓〓〓
现在,你是个时间旅行者了
文/btr
28岁时,亨利第一次遇见克莱尔,克莱尔20岁。但克莱尔第一次遇见亨利的时候,她只有6岁,当时的亨利却有36岁。这当然不是一道做错了的小学一年级数学题,而是——在奥德丽·尼芬格笔下的虚构世界里,时间对于亨利并非是线性的。患有“时空秩序损坏症”的亨利不能长久地停留在一个固定的时空里,他会无法控制地进行时间旅行,“过度劳累、嘈杂声音、压力、突然的起立、泛光灯——任何一件都有可能诱发下一场故事。”(P3) 更要命的是,他无法在时间旅行中携带任何东西,他总是赤身裸体地来到另一个时空,连补好的蛀牙都会重新变成一个空洞。
时间旅行出现在文学艺术作品中并不鲜见:从H。G。威尔斯的《时间机器》、斯皮尔伯格的电影《回到未来》到漫画《哆啦A梦》,时间旅行一直是小说家和电影导演们钟爱的题材。而在科学领域,关于时间旅行的研究和争论也从未停止过。根据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宇宙中每一物体都有其自身的时间,假如以接近光速运动或者身处强大的引力场中,人们就可能来到未来;然而要回到过去,则必须发生在一个旋转的宇宙和被称为“虫洞”的时空隧道里才行。人们对时空旅行的质疑,最著名的莫过于“祖父悖论”,即假如你回到过去杀了你的祖父,你还会存在吗?虽然有历史一致论和多重宇宙理论作为解答,人们还是会质疑,倘若人们真的可以回到过去,那我们为什么从没见过来自未来的时间旅行者呢?
《时间旅行者的妻子》中的克莱尔无疑幸运得多,她早在6岁便认识了她未来的丈夫、从36岁旅行而来的亨利。奥德丽·尼芬格显然无意撰写一本纯粹的科幻小说,科幻并非全书的卖点,或者毋宁说,奥德丽·尼芬格更感兴趣的是:如何将时间旅行这个技术环节纳入小说的叙事之中,使之与小说男女主角的情感相契合——在这一点上,作者无疑非常成功。在小说描述的130多个时间点中,除去实时之外,向过去的旅行占了绝大多数的比例,这些向过去的旅行,往往发生在亨利情感与生活剧烈动荡的时候。而小说讲述从两者初次相遇到结婚生女这段,则多采用实时的时间,以避免削弱故事的情感张力。至于几次朝向未来的时间旅行,如43岁的亨利旅行至近50年之后,去看望82岁的克莱尔那个章节,则为小说增添了些许宗教色彩。
在《时间旅行者的妻子》里,三种时间——叙事的时间、亨利的时间和克莱尔的时间——互相成为了有趣的参照系。从叙事的时间角度看:奥德丽·尼芬格从克莱尔和亨利第一次实时相遇开始小说,然后回到克莱尔六岁第一次见到时间旅行的亨利,随后便基本按照克莱尔的时间顺时序叙述,其间仅仅在亨利进行时间旅行时才作闪回或闪进处理。其实从读者的角度看,倘若循着书中的主角回忆往昔岁月,便可看作一次隐喻意义上的朝向过去的时间旅行。在小说末尾,37岁的克莱尔因为思念着亨利而情不自禁地将高梅兹唤作亨利后的那段独白,无疑是时间旅行在文学意义上最好的注解:“我在做什么啊?我让自己变成了什么样子啊?有了,算是个答案吧:现在你是时间旅行者了。”(P453) 至于爱情,也可以从此角度看成:“他在这儿,我也在这儿。”(P237) ——倒也有几分张爱玲的意思。
利用时间旅行来探讨自由意志也是《时间旅行者的妻子》反复出现的主题。当1979年3月的亨利回到1978年12月遇见那时的亨利时,那未来的亨利说:“你总说什么改变未来,可是,对我来说,这件事已经过去了,据我所知,我对它真的无能为力,我的意思是,我试过了,而就是我那么一试,反倒促成了事情的发生。”(P48) 而面对这决定论式的观点,作者又借亨利之口表达了自己对自由意志的看法:“因果只会向前运动。万事只能发生一次,仅此而已。如果预知了未来,在大多数情况下,我都会感到……一种被困住的感觉。如果你在正常的时空里,什么都不知道的话,你才是自由的。”(P124) 奥德丽·尼芬格最后将亨利的女儿设计为一个可以多少控制自己时间旅行的时间和方向的人,也算是对未来的一种乐观主义态度吧。
值得等待一生的爱情
——评奥德丽·尼芬格著《时间旅行者的妻子》
文/耘堂
这不可能是真的。如此不可思议的生命体验,如此不可思议的爱情,不可能在我们的生活中出现。它只能在虚构中
《时间旅行者的妻子全文》 第1部分(第1/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