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足迹 永久书架

第8部分 (第1/4页)

吻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的毛泽东不是什么乡巴佬,而俄国人和中国“布尔什维克人”却常常这样描绘他,这只能说明他们自己的愚昧无知。 1935年1月,红军攻占了贵州遵义。15日晚七时,召开了著名的遵义会议。二十个人来到了柏辉章的宅里的一间长方形的房间里。屋内是普通的泥灰墙,红木色的地板和门窗。屋子很空,天花板上吊挂着一盏煤油灯,中间放着一张破旧的桌子,二十五把形状各异、大小不一的椅子,大致摆成了一个半圆形,还有一个小铁火炉(当时天气相当冷),以及几个摆得颇为得当,粉红和白色的搪瓷痰盂和烟灰缸。间或,警卫员进来冲茶倒水。 这二十个人中有一个人值得注意,他就是周恩来。他承认策略不对头,特别是不应当打阵地战。他勇敢地承认造成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责任。他自我批评的态度很坦诚,丝毫不想推卸责任。他愿意承担责任的态度给人们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周恩来的一生做人都是成功的。他表态使李德感到不安。李德认为周恩来强调了主观因素,巧妙地使他自己同博古、李德保持一定的距离,并为毛泽东把周恩来和博古、 李德之间划清界限创造了条件。 毛泽东坚持认为博古、李德的军事路线是错误的,他们的政策是“防守中的保守主义”、“进攻中的冒险主义”和“退却中的逃跑主义”。 值得一提的是,毛泽东还猛烈抨击了未能和十九路军联合这件事。他说,这就使红军失去了一个迂回到国民党防线背后,从后面攻击敌人的大好时机,而周恩来、洛甫和他本人都曾经主张和十九路军联合。 由于在此次会议上不能谈论政治,这是毛泽东的策略,所以毛泽东只能点到为止。其实十九路军是非常优秀与爱国的军队,他们的政策和主张几乎是共产党的翻版,让这样一支军队在中国消亡掉,是中国共产党的巨大损失。 国民党第十九路军遭到了莫名其妙的挫折。它驻在紧挨着苏区的福建,是一支独立的爱国军队,因在上海英勇抗日而闻名于世,却被蒋介石流放到福建,因为蒋介石惧怕它反日的爱国情绪和对他的政策的挑战。1933年11月,十九路军发动了“福建事变”,成立了独立的政府。蒋介石对它进行了剿灭,十九路军寡不敌众失败了。 遵义会议结束了。毛泽东被选为政治局常务委员,也掌握了部分军事指挥权。这个韶山冲走来的卧龙出山了。 毛泽东的军事指挥经过井冈山的锤炼,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 “红军掌握了主动权,它在晕头转向的国民党军队之间快速穿插。有时,看来红军似乎正在向东行进,而实际上是在向西走。困惑不解的敌人以为我们在计划渡过长江向北渗透,而实际上我们准备转过身来再一次 打击他们”(红军参谋长刘伯承原话)。 虚虚实实,真真假假,的确是场迷魂阵,不亚于当年的诸葛亮。 田野里,油菜开始泛黄,小麦一片葱绿,高粱茁壮成长,稻秧翠绿可人,好似一张巨大的绿毯。在桑树成荫的大路上,红军正在行军。他们时而走,时而跑,牵着蒋介石的鼻子到处转。 兵不厌诈。毛泽东的计谋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蒋介石及其将领们被搞得晕头转向,他们搞不清红军的方向。在他们眼里,红军成了令人讨厌的海丝草,这儿有,那儿也有,到处都有。 事实上,红军的确是无处不有,无处不在。它能如此分散地同时向各个方向运动,令人难以捉摸。这种神出鬼没的行动,恐怕是空前绝后的了。 亲自坐镇贵阳督战的蒋介石,宛如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打转,“想乘飞机逃跑已为时太晚了”。蒋介石焦急地考虑着,默默地来回踱步,突然急转身对侍从王天锡说:“给我找二十名可靠的向导,弄些壮实的高头大马和两顶好轿子,越快越好”。蒋介石以为兵临城下了,正在准备后事的时候,忽然来了一个情报:红军正绕过贵阳,向东面的龙里方向运动去了。 经过千辛万苦,红军抢渡金沙江,穿过彝族区,强夺泸定桥,翻越夹金山,红一、四方面军胜利会师了。 毛泽东及其同伴策马沿狭窄的懋功河谷走着。气候温和的山谷里,丁香色的杜鹃花已从墨绿色的叶子中探出头来。山坡上长满了一片片的紫罗兰或是看似紫罗兰的花朵。尽管下着雨,但比起翻越夹金山要轻松愉快得多。毛泽东与张国焘会面了。从两位领导人身上也可看出明显的差别:张的脸面丰满红润,虽不肥胖,但也肉滚滚的;毛呢,很瘦,面色憔悴,皱纹很深。从毛的身上可以看出红军战士经历的艰难困苦。

《元首演讲无损》 第8部分(第1/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