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 (第1/4页)
江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冢环角蠛谑毕悠岚祝�角蟀资毕友┖冢鹤允侨瞬换崾乱病�
《书墨》的层次十分清楚,从开端到“自是难得”为第一层,其下为第二层。而《历代杂文选》对全文主旨的归纳实际上指的仅仅是文章第一层的层意而已。在第一层中,作者从品墨的体验中总结出了“世间佳物,自是难得”的道理。显而易见,这道理既不是“从品墨谈到品茶”之后抒写出来的,因为“品茶”在第二层中才提到,更不是文章的主旨,而只是第一层的层意,是推出全文主旨的铺垫之笔。况且,“世间佳物,自是难得”,本是世俗之见,寻常之理,特意地由品墨推出,并作为一篇文章之主旨,未免小题大作,毫无创意,失之浅薄无聊。以苏轼这样的大手笔去写这样的老生常谈、无足轻重的泛泛之论,实在是莫名其妙;而这样的文章又能为世人所推崇,奉为散文精品,岂不令人费解?
但无疑,《书墨》是十分精致而且是极富创见的。它的精妙之处,恰恰就在于能在人们司空见惯的熟事熟理的基础上,推陈出新,独辟蹊径,推论出一番令人耳目一新的深刻的道理来。作者在第二层中由“世间佳物,自是难得”的切身体验,生发联想,演绎推论:“茶欲其白,墨欲其黑,求黑则嫌漆白,求白则嫌雪黑。”人的物的欲求标准常常因为追求至善至美之境,而超出了事物的本质属性,以至达到不近情理的程度。漆本来是最黑的,雪本来是最白的,却要寻求比漆更黑的黑,比雪更白的白,世间又哪里会寻觅得到呢?已经拥有了最佳的东西,却因为追求并不存在的更佳的程度,而最终连已拥有的也失去了,岂不大谬?作者有鉴于此,卒章显其志,抒写出了“自是人不会事”的题旨。所谓“不会事”,即“不懂事,不解事,不通事理”。这个结论可谓发前人之所未发,从根本上探究出了造成“世间佳物,自是难得”憾事的内在原因。人心不足蛇吞象,水至清则无鱼,世间佳物,本不难得,只是由于人的物欲过份张扬,主观愿望过于理想化才造成了“世间佳物,自是难得”的缺憾。而这,才真正是作者由品墨品茶抒写出来的发人深省的事理,才是全文的主旨所在。
《阅读与写作》1992年第11期 。 想看书来
纵横比较谈“绿”
尽管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被誉为炼字的千古佳话,但不以为然者仍不乏其人,远的不说,今人便有大学者钱钟书和大诗人臧克家。
钱钟书先生在《宋诗选注》一书中,这样评“绿”:“‘绿’字这种用法在唐诗中早见而亦屡见:丘为《题农父庐舍》:‘东风何时至?已绿湖上山’;李白《侍从宜春苑赋柳色听新莺百啭歌》:‘东风已绿瀛洲草’;常建《闲斋卧雨行乐至山馆稍次湖亭》:‘行乐至石壁,东风变萌芽,主人山门绿,小隐湖中花’。于是发生了一连串的问题:王安石的反复修改是忘记了唐人的诗句而白费心力呢?还是明知道这些诗句而有心立异呢?他的选定‘绿’字是跟唐人暗合呢?还是自觉不能出奇制胜,终于向唐人认输呢?”钱先生语带揶揄,是从文学史的纵向比较的角度,对王安石炼字的富有创造性加以否定。臧克家在《一字之奇,千古瞩目》(《文史知识》1988年第四期)一文中说:“我这个人,对这个‘绿’一直评价不高……我嫌它太显露,限制了春意丰富的内涵,扼杀了读者广阔美丽的想象。……如果不用‘绿’字而用‘到’或‘过’,反觉含蓄有味些。……读者从‘到’中,可以想象出更多的东西。……何况,‘绿’字前人已先用过多少次了。”臧克家先生以他独具的诗家眼光,从修辞学的横向比较的角度,不仅否定了“绿”的炼字之工巧,而且还把“绿”的炼字佳话视为弄巧成拙之举。这两位先生的见解的确独辟蹊径,极富创意,从反面为这首名作的鉴赏开拓了新的层面,对传统的鉴赏定式提出了挑战,进而激发了人们对经典名句鉴赏的热情和兴趣。本文试就二位先生从文学史的纵向与修辞学的横向比较的双重角度提出的诘难进行商榷,以期对“绿”的美学意蕴作更深层次的开掘。
从文学的纵向比较上看,王安石的“绿”确如二位先生所云,有袭用前人之嫌。但前人用过的精警之字,后人是否可以袭用呢?答案应是肯定的。就以两位先生引述的多位诗人的诗句为例,诗中所用的形容词用如动词的“绿”字不也是一脉相承、因因相袭的吗?又何以独诟王安石的“绿”有拾人牙慧之病呢?那么袭用前人的精警之字,可否用得富有创意,达到“点石成金”的效果呢?答案也是肯定的。此类例证在古典诗词中不胜枚举。宋代诗人林逋的梅花诗“疏影横斜
《无稽古琴曲》 第5部分(第1/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