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通州无双阎应元(1) (第1/2页)
孤君道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朱弘昭实在是受不了张问达的拖延,每到1县就要吃喝一顿。√张问达这人不贪,就是好脸面,岁数大了即将退休,可能要让自己生命中的余辉无限精彩。
1个个小小知县拜访,这位堂堂礼部尚书,6部之首的大员都会亲自接见,询问吏治并传授自己的官场经验,悉心教导很是认真。
9这样,一向行军神速的朱弘昭,竟然被从临清州出发步行,去辽东投军的左良玉追上,几乎同时抵达通州。
作为漕运北端的终点站,京门的称呼不是白喊得。
十1月初9天没亮,左良玉从通州外的土地庙里饿醒,用力揉着发僵的面庞,搓下垢痂1层。生火煮水,放了两把面粉煮糊糊。
身子尽可能贴近火堆取暖,手里拿着雪团擦洗近乎赤裸的身子,从行囊取出洗的发白的青色棉布袍穿上,往熬煮糊糊的陶罐里投两粒粗盐进去,他开始整理自己胡须。
通州检查严格,他的投军路引并不是非常的可靠。他必须恢复成人的样子,否则一副乞丐模样别想着入城,甚至可能会被直接抓走。他这样健壮的汉子可是抢手货,极有可能被卖入工坊、矿山做奴。
“更儿……”
想着儿子粉嫩嫩的小脸蛋,还有临别抱着儿子挥手的娘子,左良玉闭眼回忆。抚着自己两腮胡须,面无表情,一根根拔着胡子。
气血衰竭之人拔须1拔就是1手毛,而左良玉气血旺盛,这胡须根根插在肉里,要拔出来,痛达心扉。
比起贫困带来的痛苦,这点痛苦又算得了什么!
此时的左良玉,还是1个淳朴的农户,他不识字,只知道自己这样的人想要改变命运只有两条路可走,要么投军,要么造反。
刚刚造反的闻香教已经给他竖立了非常生动的教训,十几万叛军,被乐安侯1个少年打的全军覆没。
而他还有贤良的妻子,可爱的儿子,只是眼前贫困而已。他身强力壮,能左右开弓,少年时为人牧马又学会了骑术,他完全可以投军,杀出富贵前程。
以前他舍不得妻子,闻香教起事时他要投军,更放心不下有孕在身的妻子。他什么都没有,而他的妻子认为他有前途下嫁给他,这种恩情,他如何能为了富贵而舍弃自己的妻子?
喝完陶罐里的糊糊,还不饱,只能再烧些雪水。左良玉倚靠在土地神像下面的台桌细缝里避风,看着火苗摇曳。
或许应该去青州府投奔乐安侯,起码乐安侯那里他能1日3餐喂饱肚子。不过朱弘昭只招流民为军户,不募兵。军的待遇哪有兵高,左良玉想来想去,舍近而求远,他需要辽镇那高军饷来养家。
1路孤身北上,左良玉沉默寡言已经很久没和人交流过,他觉得自己可能已经不会说人话了。
收拾好行囊,灌下1罐温水,出土地庙看着云层里的白日光晕,眯着眼睛看了会,左良玉拄着齐眉棍走上官道,朝通州城走去。
他要抓紧时间到辽镇,不然投军路引过了期限,他9成了流民,有家都难回。甚至因为他长得雄壮,面容不俗,会被黑心的巡检当贼杀了做功,1颗好脑袋啊……
他的希望就是辽镇的高军饷,这是他唯一的希望之源。高军饷才能养活自己的家人,让他们过上好日子。
他不知道军队的黑暗,1个希望破灭的人,1个心死了的人,那将是行尸走肉,彻底丧失灵魂。这1刻,他的灵魂还在。
“驾!”
空阔的官道上行人稀疏,多是入城的小贩居多、商队居多。
这时候通州城开,1少年纵马疾驰,肩夹长杆似乎是1面旗子卷着,少年竖眉,细长凤眼,白锦棉袍网巾束发,纵马轻喝,咧嘴带着笑意。
身后跟着1骑,似乎是书童,双手紧紧抱着马脖子。锦袍少年从左良玉身旁疾驰而过,留给左良玉1个歉意的笑,左良玉摇摇头拍去溅到身上的雪团。
过了良久那书童抱着马脖子才跟上来,看的左良玉又是摇头轻笑,可惜了1匹好马。
“阎家小公子今日怎有这般兴致?”
马车上1富商招手大呼,远去的少年只是在马上挥了挥手中裹着的长杆。
通州恢宏的城墙前,守卒皆是1袭崭新战袄,外罩半身皮甲,将城门外官道上的积雪清扫的1干2净。左良玉看了赞叹,不愧是京师侧近,看着士卒多么的雄壮,再看看这衣甲,新年还没到9发放了一套。
排着队伍依次入城,守门当值的是个百户,1身大红色棉甲,头戴6瓣高尖红缨盔。他见左良
《大明宗室txt合集下载》 第162章 通州无双阎应元(1)(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