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足迹 永久书架

第73部分 (第1/4页)

津夏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刘逸正想接话,一名宦官模样的人在外求见,得到允许后匆匆地跑了进来,在李贤耳边轻语了几句,李贤脸色大变。

“易安,今日孤还有要事要处理,只能改日再找你聊事!”李贤起身,有些遗憾地说道。

刘逸也跟着起身,“殿下事务繁忙,末将不敢打扰,先告辞了!”说着作了礼,即转身离去。

--------

刘逸从东宫内出来,一路在想着自己是不是说的太直接了。

刘逸是早就想把这些话对李贤说了,他知道如今距原来历史上李贤的被废已经不远了,若李贤还是如原来历史上记载的那样很多事情与武则天对着干,那悲剧会一样重演。

刘逸所见过现在还在世的武则天这三个儿子当中,无论是据刘逸自己的观察,还是从上官婉儿口中所了解的,及其他人所说的,还有刘逸所知道历史中的记载,李贤都是才情与能力最佳者,是李治所生的所有儿子里面最聪慧的,当然也可以说是大唐帝国最合格的接班人,从以前几次监国,还有这段时间在长安监国所处理政事的能力上来看,都是挺不错的,深得李治的赞赏,还有百官的拥戴。

刘逸也在想,若大唐帝国在接下来的时间内,皇位不是交到武则天手里,而是落到李贤手里,那又会是什么模样,会不会比原来的更加大呢?盛世大唐会不会早一步到来?

刘逸给出的是肯定的答案,他确信李贤当皇帝肯定比他的母亲武则天当皇帝来的好,至少一点,大唐不会出现动乱,一大批的忠臣良将不会被冤杀,与外族间的战事许多败仗不会发生。

有了这样的念头,刘逸强烈地希望李贤能明哲保身,不直接与武则天对抗,保住太子位,免遭被废的命运,这样才可以在李治死后,顺理成章的继承皇位,待当上了皇帝,再可以慢慢地从武则天手中将权力剥夺过来的,刘逸也相信,以李贤的才情与品性,只要在继位后不犯错误,朝堂上大多的朝臣都会支持他的,武则天也没有除去其皇位的籍口。

原来的历史上,中宗李显继位,给予自己的皇后韦氏很大的权利,甚至说可以将天下都交给她,这才惹恼了武则天,武则天在裴炎等大臣的支持下,废了李显的皇位。在废李显的皇位后,武则天并没自己来当,而是让自己最小的儿子李旦来当,直至几年后,将所有障碍都清除了,这才自己当皇帝,而那里已经离李治去逝好多年了。

若是历史改变,李贤没有被废,而是顺理成章地继承了帝位,诸多的朝政措施都是合乎民心,励精图志,将大唐治理的更好,那还有朝臣支持罢了李贤,改立其他皇子为帝吗?这样的可能性就不大了,至少被李治托孤的几个大臣不会这么做的,武则天要将李贤皇帝夺走,就没那么容易了。

正是想到这些,才有了今日对李贤的这些暗示性的话语,刘逸不知道李贤能不能理解,会不会接受,若能省悟,那自是最好,若是不能,那也是件麻烦事。

刘逸知道今日自己这样说有些冒失了,但与李贤单独相处的机会实在是少,再过几日,自己就要回洛阳了,希望李贤不会让自己失望,刘逸也希望以后有机会再与他聊一些事儿。

从东宫出来后,刘逸准备前往千牛卫的衙门去,却在刚出了东宫门口,碰到了刘仁轨。

刘逸虽然对刘仁轨有成见,却不敢失礼,也上去行了礼。

刘仁轨却似已经完全忘记了当日刘逸再问他的话,在刘逸行了礼后,很是亲切地对刘逸说道,“贤侄,多日未见,听你在洛阳的一番事迹,老夫甚是欣慰!”

“多谢刘相的大力荐举,末将感激不尽!”刘逸再次恭敬地行了礼,他已经知道刘仁轨多次在李治与武则天面前举荐过自己,无论以前刘仁轨做的如何,这一点还是要感谢的。

“贤侄,如今你被委以此职,都是凭你自己的能力所取得的,”刘仁轨笑着道,“朝廷又将举兵事,希望不久以后可以看到贤侄领兵出征,凯旋归来的情景!”

听刘仁轨所言,刘逸心内打了个突突,朝廷又将举兵事,不成边关又有战事发生了?刘逸一下子激动起来,“若有出征机会,末将一定不会负刘相所望的!”

刘仁轨却没再说什么,以有事为由,与刘逸话别,往东宫内去。

刘逸疑惑地看着刘仁轨进去的身影,这位被留在长安辅佐李贤的重臣,这么匆忙进去又为了何事?为何不与自己明说?

------------

刘逸往千牛卫官衙去报了个到,与留守在大明宫的几名千牛备身说了一

《穿越之风流武唐》 第73部分(第1/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