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足迹 永久书架

第122部分 (第1/4页)

津夏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力下降”

“这是大唐武将的悲哀”刘逸听了微微地点点头,这些情况他也大致清楚,朝廷不只在将士们征战取得胜利后奖赏大幅下降,对武将也没有对文臣那般看重了,在朝堂上,身居高位的大多都是文臣,特别是这些年以来,可以被称为宰相的,没有几人是武将,如今只有一个已经过了八十岁的刘仁轨身居相位,这与李世民的贞观时候还有李治继位后的永徽、显庆时候可是完全不一样的,那时李靖、李世勣都居相位多年,还有其他诸多的武将如李道宗、侯君集等在朝堂上发言权都不一般,武将的地位高,军中将士待遇不差,每次得胜仗归来后所获奖赏都不错,应该说,比如今这个时代要好上很多。

可能李治与武则天都信奉,以武将得天下,以文臣治天下,大唐立国已经几十年,朝廷最需要的是文臣了。

这话虽然有一定道理,但也不能太极端啊!

裴行俭脸色淡淡,“自魏元忠在仪凤三年提出规范对将领奖罚制度后,这种情况才有所好转,不过呢,对将领的惩罚重了,奖赏却没有大幅的提高,今次大军出征,正是因为战绩不俗,才有这还算丰厚的奖赏了!这样已经算不错了”裴行俭叹了口气,“某希望这是一个信号,一个朝廷真正重新重视武备的信号,如今我大唐周边所统属部落叛乱四起,吐蕃人又虎视眈眈,若再压制武将,轻视武备,那可是非常不妙的!”

“末将觉得大将军应该多向皇上和皇后建言,凭大将军所取得的军功,应该有效果的!”

“有没效果某不敢保证,但某一定会上折子向天皇陛下和天后娘娘建言的,在防备吐蕃人的同时,一定不能放松对北面和西北面突厥人的盯防!”

刘逸听了一怔,“大将军是说突厥人的叛乱还会卷土重来?”

裴行俭很坚定地点点头,“正是,此次平叛只是将几部突厥人的叛乱平息,并没有采取进一步的举动,不要说斩草除根,连后续的措施都没有施行,除这几部突厥人外,其他突厥系部落都没受到任何的打击,也没有多少部落来表示效忠,这不是个好的兆头,某是担心不久的将来,突厥人的叛乱再起,那可是件麻烦事而且,到时某可能已经无法出征了”

“大帅忧国之志,末将甚是敬佩,大将军身体也还康健,一定还可再领兵出征的!”刘逸也是知道这次虎头蛇尾般的出征肯定会留下许多的问题,当下再次表述自己的观点,“末将还是觉得,只以军事平定,不加其他威抚政策,是不能完全平息突厥人的叛乱的,恩威并施,以强大军事攻击的同时,辅以其他诸多的手段,将突厥各部牢牢地控制在忠于大唐的头人手上,让所有突厥族人在突厥头人的带领下,认同于大唐对他们的统治,让他们觉得自己是大唐的子民,这样都能减少突厥人叛乱的机会,直至最终完全平息”

刘逸深吸了口气,在裴行俭有点惊异的目光中,继续说道:“末将觉得,对付突厥人的手段,除末将前些日子与大帅所讲的那些方法外,还有一个挺实用的方法,那就是有可能继承头人位置的现任突厥头人的嫡子或者子嗣,必须送到长安来,由我大唐抚养,我朝廷监看下成长,并在大唐朝中任职,这些人才有资格继任突厥头人的位置,在先头人故去后,这些人再回其故地去任职,就如波斯王子泥洹斯一样这些由我大唐培养,在一定程度上更忠于我大唐,为我大唐利益考虑的人,在回去任头人后,反叛我大唐的机会一定会大大降低的”

“贤侄说的甚是在理,只不过这样做,定会激起各部落人抵制的,而且这些回去的人在族中任职,根基也不实,不一定能服众的!”裴行俭点点头,又摇摇头,但在说完后,却沉思起来。

“大将军”刘逸还想继续再阐述自己的观点,却被裴行俭打断了。

裴行俭脸上带着笑容道:“贤侄,你说的我会细细考虑一番,待以后再与你细聊,你也将你所想的这些策略,写成一个文案,再拿来我看看!”

刘逸一听大喜,“是,大将军!”

裴行俭脸色没什么变化,再问刘逸:“贤侄,你回京后,天后娘娘可曾单独召见过你?”

刘逸摇摇头,“目前还没有!”

听刘逸如此说,裴行俭欲问又止,开口后,却是扯回刚才的话题:“你的许多关于朝政方面的计策,某啊了后觉得你所提的很有道理,不过呢,某觉得,你可以当面向天皇陛下和天后娘娘提,最好当着他们两人的面提”

“末将明白了!”刘逸知道裴行俭话中的含意。自己如今已经是朝廷的四品大员了,一些关乎国计民生

《穿越之风流武唐》 第122部分(第1/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