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足迹 永久书架

第114部分 (第1/4页)

冷夏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给了秦珏。

二弟廖湘给他的信里说,廖老太爷听说罗绍做了文选郎时就把二房里的人骂了一通,说他们是搅屎棒子,白白让廖家失去一份助力。

廖静外放后,廖家在京里彻底没人了,他在郴州也不知道京城里的事,倒是听说秦家的长房长孙秦珏立了大功,还是李毅夫妇上京,派人到廖家辞行,询问可要给京城的亲戚带东西时,廖老太爷才知道罗家和张家,秦家和罗家的两桩亲事,据说当时差点昏过去。

张家虽然不是豪门大宗,但凤阳先生是当世第一大儒,当年廖川考上庶吉士时,曾经往荷花池递过几次帖子,都不曾得见。

秦家就更不用说了,那个秦珏是秦家宗子,如今盛名满京华,前程不可估量,如果当年罗绍娶了他的女儿,秦珏就是他的外孙女婿,秦家门生故旧遍布,廖家还怕京城没有人吗?

廖川还想再和罗绍寒暄几句,就见一个丫鬟走过来,对罗绍道:“老爷,时辰不早了。”

罗绍遂向廖川告辞,廖川忙道:“不知罗大人明日可有空,下官想去府上拜访?“

罗绍哈哈一笑:”廖大人这几日免不得要到吏部,咱们还有机会再续。本官今天和衙门告了假,还有些私事要办,就先失陪了?“

只字不提让廖川到府上拜会之事。

听话听音,廖川又怎会听不出,暗道罗绍可能是在避嫌,陪着笑向罗绍告辞。

罗绍上了轿子,听远山在外面说道:“老爷,廖大老爷已经走了。”

罗绍这才掀开轿帘看了看,果然只看到廖川佝侈的背影,廖川也不过四十几岁,看上去老态毕露,想来这几年在郴州过得并不舒心。

好端端的一个庶吉士,偏就把自己的前程弄成这样,罗绍摇摇头,正要放下轿帘,却看到西头的古槐下面,站着一个熟悉的身影。

秦烨!

秦烨站在那里纹丝不动,眼睛看向贡院的大门。

罗绍不置可否,这个秦烨也真是有意思,明明来送儿子下场了,却还要偷偷摸摸,站得那么远,倒像是怕被儿子看到似的。

秦烨和廖川同为世家子弟,又同是庶吉士出身,一个如闲云野鹤,一个却营营役役,罗绍叹了口气,好在和自己联姻的是秦家,而不是廖家。

到了贡院后街的小胡同里,罗绍找到一家带雅间的。

所谓雅间,就是用布帘子隔出两张桌子,不用和外面的人混坐。

到了里面,夏至服侍罗锦言摘下帷帽,罗锦言便对父亲道:“那个廖川是个拎不清的,您千万别和他论交情。”

罗绍笑道:“爹爹不是第一天在吏部了,这个清楚。”

罗锦言不记得前世廖川如何了,想来是在仕途上并无建树。

这里门面虽小,可是早点的样式很多,除了炒肝儿,还有焦圈儿、火烧、甜豆浆、茶叶蛋,素菜合子。

罗锦言几乎每样都吃了一点,吃得很是香甜,罗绍见了很高兴,结帐时又买了几个素菜合子,给张氏带回去。

别看都是寻常的东西,可大户人家的太太小姐们反而很难吃到。

罗锦言悄声问父亲:“爹,您该到寺里拜拜了,给太太和弟弟点个平安香。”

听她说到弟弟,罗绍吃了一惊,问道:“你是怎么知道的?”

这件事就连荷花池那边也没有说,只是他们夫妻二人知道。

罗锦言眨眨大眼睛,冲着父亲呵呵地笑。

还想瞒着我?哼!

又过了几天,白九娘从河间回来了。

听说她回来了,罗锦言的心跳便快了几分。

去年局势还不是太过紧张时,她曾让李初一去过河间,可李初一无功而返,后来宁王一路北上,她也就把这件事暂时放下了。

白九娘恰好就是河间人,罗锦言观察了她几个月,见她果然没有对秦珏泄漏她的事,这才派了白九娘出去办事。

可是白九娘带给她的消息,比李初一也强不了多少。

“小姐,我托人看了罗家公中名册,那几个人名全都没有。”

***

亲们,这是第二更,晚上还有一更啊。(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二六七章 寻不得

白九娘和李初一不同,她是河间人,她也认识官媒罗家的族人,她知道如何打听消息。

可是

《最春风 人物》 第114部分(第1/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