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足迹 永久书架

第172章 文官认怂(2) (第1/2页)

孤君道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老魏,去给他们说,9说朕很生气。√1者为乐安侯遇刺,2者因李3才贪腐。乐安侯遇刺,种种嫌疑指向李3才。记得告诉他们乐安侯抄获多少,如果再不散去,朕令乐安侯入京后彻查百官家资。”

这明显是犯众怒的行为,天启皇帝却容颜展开带着微笑:“朕这才知道,原来这些家伙也是有弱点的。只是他们藏得深,现在,朕不怕他们了!还有,告诉他们9说李3才之案已成定局,日后朕自会约束乐安侯于大内,不使其骄纵。让他们安心,别辜负了朕一番好意。”

魏忠贤不识字,却有好记忆,记下后出了皇极殿。

天启独自1人站在皇极殿前,双臂环抱在胸此刻无比的舒畅,又有1点疑惑,李家巨资,怎么会那么蠢不拿钱财置办产业,而将近半家财换成金银放着呢?

他没做过生意,自然不知道,此刻年关将近,合伙做生意的9该分分红利什么的……

倒霉的不仅是李3才,还有在他那里有干股投资的朝中大员……

朱弘昭也彻彻底底站在了文官的对立面,不死不休那种。

他和天启皇帝都有收获,1个是国库瞬间填满,直追万历末年,还找到了满朝文武的死穴。1个踩着誉满天下的李3才,向天下官员、士林展现自己狰狞的面容。

皇城大明宫门处,魏忠贤1出来就被叶向高等内阁大学士,6部6科十3道御史头头围住,都是一帮老头子,1个个看架势都有撕了老魏的冲动。

老魏笑眯眯不动如山,示意周围锦衣卫禁军远离,低声转述皇帝的意思。

一帮官员有几个干净?

有,绝对有,但绝对不会达到海瑞那种高度。

比如十3道的清流御史,以及不少6科给事中,他们干的就是咬人的勾当,要咬人首先要站得稳。否则叫了一声摆足声势还没张嘴,就被别人抓住小尾巴一顿暴打……

既然要咬人,那就不能乱咬,所以他们是需要有组织依靠的。乱咬的,没有组织的御史,要么心灰意冷回乡教书或者到地方教育系统任职去了。当然,更多乱咬的御史挨打后,会选择投靠组织。

这些组织的头目,要么是内阁大学士,要么是6部大员。当然,都察院御史系统也是很强大,地方督抚、巡按算起来都是兼职的钦差,他们的本职都是御史,或2品左右都御史,或3品左右副都御使,或4品左右佥都御史。

这些位置是没有数量限制的,其他官员数量9那么点,所以御史的数量绝对是朝堂上最多的。

各省的督抚是御史头头兼职,地方上各省3司之1的按察使司也是御史系统的,按察使司里面的各种副使、佥事充当地方各道道员,管着兵备、提学、巡海、清军,驿传、屯田等等。

对各地官员又有督察之权,总之御史系统不好惹。而且他们招惹朱弘昭,朱弘昭还必须忍耐。因为太祖有令,写进国法里面了:言官无罪。

现在,面对皇帝类似谈判一样的通牒,清流御史们没有叫嚣着荒唐之类不能当饭吃的废话,而是眼巴巴看着各自组织的大佬。

强大的东林党、仅次于东林党又强烈反对东林党的浙党,还有依附浙党的齐党、楚党、秦党、宣党、晋党……只要1个地区出来的官员,相互瞅对眼9抱团成了1党……

此时朝中无人不党,不党都被排挤出去了。

万历皇帝不上朝,自然也9没可能扶植独臣,也没办法搅散这些地域性结党的官员。也是因为这些官员结党抱成1团,万历皇帝收拾不过来,干脆9不管了,让他们来弄。

再好的名誉也经不起查,李3才就是榜样。

1旦逼迫过甚让天子孤注1掷,到时候朱弘昭入京在京中大杀特杀。估计地方上的那些好学生会高兴的拍手,他们这帮熬资历熬出来的老混蛋死了,他们那些好学生才能上位啊!

大不了到时候再乖顺1点,能上位就是好事,乖1点又算什么损失?

魏忠贤忠于天子,想要查他们,却没有足够的动员力。

而朱弘昭不同,不受他们这个团体渗透影响,手里的兵又只听朱弘昭的,一旁还有个锦衣卫南镇抚使李墨轩,有主力,有辅攻。1旦得到天子诏书,动起手来绝对是腥风血雨。

难道9这么牺牲了李3才,软绵绵向天子投降?

当然不能,起码要摆足了气势,再3要求天子务必敦促好朱弘昭学业,别让他少年轻狂做错事。

至于借这次风波夺掉朱弘昭的王位?绝对不成,他们好不容易

《大明宗室还有后人吗》 第172章 文官认怂(2)(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