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马上飞递政事堂 (第1/2页)
匹夫带刀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史胖子和李黑脸联名的奏章,加盖台州刺史印信,被郑重写下“马上飞递”四个大字,一进入大唐的驿站传递系统,便如同长了翅膀一样,由台州驿站,飞向遥远的长安。
专门递解这份奏章的驿丁,将奏章用油布包好,塞进贴身的衣物之中,背好靠旗,带好刀弓,飞身跨上驿站中脚程最快、饲养最精的驿马。
狠狠一鞭子,抽得它双蹄高抬、一声长鸣,随即便如同离弦的羽箭一般,冲了出去。
起步,就是最快的速度!
一人一骑,将保持着这种冲刺的速度,奔驰三十里,在那里,是下一个驿站,早就会有人把驿站中最好的驿马准备好,等着驿丁来到。
换马不换人!
马歇人不歇!
专人护送,一路向前,直奔长安!
这便是马上飞递!
按照大唐驿站制度的规定,马上飞递,一日最低一百八十里,如果昼夜相继,可日行三百里有余,如果是紧急军情,可达一日五百里!
这已经是大唐现有条件下的最高速度了。
所谓八百里加急、六百里加急,只不过是小说家言,当不得真,天宝十四年,安禄山范阳起兵,玄宗还在华清池和杨贵妃没羞没臊,两地相距三千里,六天的时间,才接到消息,这在大唐,已然是驿站传递消息的最快速度记录,正好,一天五百里。
事实上,除非是紧急军情,大唐驿站系统一般不会动用这样的杀手锏。
恰巧,袁晁谋反,虽然被消弭于萌芽,却也足以让大唐驿站全速远转起来。
这份来自台州的奏章,飞一般的冲向了长安城。
不但如此,这份奏章抵达长安之后,直入政事堂,根本不用再个个衙门口之间兜转往来,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消息送入大唐中枢。
至于其他奏章,如果走正规程序的话,三十里一程,一天三程,全天下来,不过百里,一站一站运送之后,抵达长安还要按照相关规定送到尚书省六部衙门,六部侍郎看过之后,能够处理的直接处理,不能处理的上报尚书省左右丞,左右丞再根据权限,或处理,或上报,最终才能走进政事堂的大门,摆在当值丞相的公案之上,到了这里,还不算完,各个丞相会根据奏章上报的轻重缓急,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处理,最终给出自己的决定,或处理,或上报天子。
就这样,来自台州的这一份奏章,压在其余众多公文之上,被摆在了政事堂公案的最显眼处。
大唐政事堂相当于明朝的内阁,只不过其中不是官品仅仅五品大学士,而是大唐群相。
唐朝宰相制度乃是――群相制,三省六部之中的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的三个长官,中书令、门下侍中、尚书令,都是大唐宰相,只不过,太宗李世民在还不是太子的时候,曾经就任尚书令,在那以后大唐群臣为了避嫌,谁也不敢当这个官,所以三高官官,只剩下了中书令和门下侍中两位。
除了三省一把手之外,大唐群相还包括三省的二把手,中书侍郎、门下侍郎,以及加衔“中书门下平章事”的尚书省左右仆射――左右仆射,不加衔,不称相。
故此,中书令、门下侍中、中书侍郎、门下侍郎、左仆射、右仆射,共同构成了大唐政事堂的群相。
其中,中书令称右相,门下侍中称左相。
按照大唐的普遍认知,中书省管决策,门下省管审议,所以门下侍中这个左相,主要的职责,就是审议中书省的各项决策,理应比中书令这个右相高半格才是。
不过事实却正好相反,那还是玄宗朝,玄宗和右相李林甫联手架空了左相的实际权力,久而久之,右相中书令,就成了政事堂,也就是大唐群相的实际领头人,而左相门下侍中,基本等于当做一个吉祥物被供奉在政事堂之中。
如果将大唐政事堂和明朝内阁做比较的话,相似之处很多,比如,人都不少,比如,有的时候人多,有的时候人少。
却也有不同之处,主要是两方面:
第一方面,大唐群相不像明朝内阁大学士之间有明确的排位关系,除了左相右相之外,其他的群相,在职权上有可能分工不同,但是在地位上,基本一样。
第二方面,明朝大学士之中,有明确的首辅,有且只有一个,而大唐群相之中,左相是名义上的首辅,右相是实际上的首辅,如果两个职位都有人担任的话,自然有个高低上下,如果只有一人的话,自然就成为了当仁不让的首辅。
说实话,有点乱。
《开启直播怎么设置隐私》 第62章 马上飞递政事堂(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