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部分 (第1/4页)
花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李俨慢条斯理的用帛巾擦干净嘴巴,一把将帛巾丢给亲兵。挥挥手,挥退了谍报官,转过身来。
见账内众人都已经用餐完毕,于是开口道:“大家都吃完了吧?吃完了就陪朕出去走走。”说完当先朝账外行去。
来鹄等人连忙称是,站起来随在李俨身后。
账外,连营千万。连绵不绝。无数旌旗在空中招展,景象颇为壮观。
李俨手下军队地营帐,是参照了后世的军用帐篷,重新设计制造出来的,与其他节度使军中的帐篷不同。
后世的军用帐篷,能够在极地这样的极端环境中使用,可见其先进。李俨这设计出来的帐篷,虽然比不上后世那样的效果,却也远远胜过当世地帐篷。不但携带方便,安装简便。更是安全可靠。
实际上。在李俨结合了古今的帐篷特点之后设计出来的帐篷,只要将其材料换成后世的特种帆布。再加上其他的特种材料,在没有现代化装备的情况下,其性能还要胜过后世地帐篷。
这样的帐篷,与其他的帐篷造型迥异,一看就知道使用者与其他帐篷的使用者不是出于一个系统。
李俨毕竟是皇帝之尊,他的大军营地被包围在其他节度使营地之内。而在李俨的营地中,看起来一模一样的帐篷,却有着种种细微的差异。这些差异,只有内部的人才能够知道。如果一个外人进来的话,将会发现,他仿佛进入了一个迷宫之中,到处看上去都是一模一样地。即使是昨晚那些节度使前来议事,也需要有人领路才能够出入,否则只能迷失在营地中,最后被当成心怀不轨者而被擒杀。
这样做地目的,是为了保护军中地中枢战略要地。毕竟在李俨的军事教学中,关于特种作战、斩首行动之类的东西,占了很大的篇幅。自然从他手下学成的将领们会学以致用,也就形成了诸如此类的种种安全措施。
李俨的御账处于大军的中心。
在大军的中心,是参照梅花营的立营方式而改编出来的六出梅花营。这一立营方法是将七大营帐群集中起来。六个营帐群在外围形成六瓣梅花的图案,将剩下的营帐群围在正中。
李俨的御账,就是在这七大营帐群中。地点每天都有变化。其变化也是没有规律的。这里的每一个营帐样子都差不多。即使是御账,也跟其他的营帐样子差不多。
等等等等,凡此种种,其安全措施之完善,可以说是无懈可击。李俨在其中是绝对安全的——当然条件是李俨一直呆在营帐中不到外面去。
比如说现在,李俨在外面散步着,就已经走到了营帐之外。
唐军的立营地在渭桥畔,实际上渭桥南北岸都有唐军地营地。渭桥被唐军的营地包围在了其中。
唐代,渭河上有东、西、中三座渭桥。唐军的驻扎地,就在西渭桥畔。
西渭桥,又称之为咸阳桥。桥南端附近,有八件巨形槽形铁板,每件由三块大小相近的矩形铸铁板相接铸成。西渭桥即汉代的便门桥,始建于西汉后元元年(前143年)。因桥与汉长安城西南头第一门—章城门遥遥相对,而此门又称便门。故有此名称。至唐代又称为西渭桥,这是人们对汉、唐长安城附近渭河上的三座桥,因其地进位置的不同而冠之地名称。西渭桥是汉、唐朝时期由长安通往西域、巴蜀的交通要道。杜甫《兵车行》:“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即指此桥。唐太宗即位不久,与突厥颉利可汗曾会盟于此桥。在唐代,西渭桥也是送客惜别地地方,唐朝王维《渭城曲》:“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天宝十五载(756年),安禄山乱,玄宗奔蜀,桥被杨国忠放火烧毁,唐末废弃。
在后世历史上,西渭桥在明代更被建设成了渡口,人称“咸阳古渡”。渡品处建有一座木桥,通陇通蜀,过客众多,为秦中第一渡。‘咸阳古渡‘为古长安通往西北西南的咽喉要道,处于十分重要的地理位置。有著“长天一色渡中流,如雪芦花满载舟”的美丽景色。
站在西渭桥上。这些资料一样样的从李俨脑中流过。追想从现在到千年之后,中原大地与长安城遭受的种种苦难,一种沧海桑田的感触油然而生。
来鹄等人静静地立在李俨身后,看李俨在思考着什么,都没有上前打扰。在李俨身边,李天等十六铁卫紧紧跟随。再远处,大批赤卫军将士将渭桥围得水泄不通,警惕的观察着每一个接近或者意图接近渭桥的人。在渭水上,更有士兵驾着小船,在上下游来回巡游。增加万一有危险发生的预警时间。
《风流唐伯虎拜堂插曲》 第103部分(第1/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