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 (第1/4页)
击水三千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以为将帅之储备,或为监军。皆看中其忠诚度”。
认干爹、收义子在中国传统社会里,是很普遍的现象。实际上是将没有血亲关系的人用“拟血亲化”、“准血亲化”的方式固定下来。比如说过去农村里,两家人相处很好,那做好朋友不是很好吗?不行,朋友关系太不靠谱了,总觉得不太牢固。要么就对个娃娃亲,你家闺女许配我家小子。如果双方没有条件结成儿女亲家,怎么办?那就认干亲吧,你家孩子叫我干爹,两家就有了虚拟的血亲关系。——好像不这样做的话,那种投缘的好朋友关系就会不稳定,叫人放心不下。
朱元璋广收义子便是这个道理。让那些被收养的孤儿,为自己卖命,光给他们恩惠还不够,必须有父子的名分。——这就是为什么朱元璋让外甥都改姓朱,按着朱家辈分起名“朱文忠”。这外甥本来就够亲的呀,外甥半个儿呀。可是外甥毕竟是外姓人,让他成为义子,不是显得更亲密吗?——沐英、何文辉原来叫朱文英、朱文辉,大明建立后因劳苦功高,皇帝特赐恢复原姓。恢复原姓在皇权时代,是莫大的殊荣,说明给他光宗耀祖的机会了。
但“义子”毕竟不是自己生的,战争中让他们领兵打仗没必要像对亲儿子那样担心安危,朱元璋义子在革命尚未成功时牺牲的不少。而那些九死一生活下来的义子呢?天下一统后,又担心他们能力太强、功劳太大,危及自己亲儿子的江山。李文忠在朱元璋的功臣中,列第三,仅次于徐达、常玉春,自己又有皇帝义子加外甥的这层关系,可他非常低调。他死后,他的儿子李景隆还是卷入了朱家叔侄的江山争夺战。先是带领南军,奉表哥孝文帝之命,北上###表叔。等表叔朱棣的部队打倒南京城时,又反戈一击,开门投降。
收养义子是很划算的买卖(2)
义子平安,父亲从朱元璋起兵,战死后,平安被朱元璋收为养子,骁勇善战。靖难之变,率军与燕王战于白沟河,差点俘虏了燕王朱棣。朱棣即帝位,怀恨在心。永乐七年(1409年)三月,朱棣巡北京。快到达北京的时候,翻阅百官前来朝拜的奏章,看到平安的名字,对左右曰:“平保儿尚在耶?”平安听到后,知道皇帝不想自己活着,为了子孙考虑,便自杀。永乐帝看到这个干兄弟倒还知趣,命令平安的儿子袭了父职。
沐英是众多义子中下场最好的。他很早就去守边疆,远离了宫廷斗争,得以免祸。马皇后死时,他哭到呕血的程度。几年后太子朱标又死在朱元璋前面,他又伤心大哭,因此得病去世。早年他在朱元璋帐下,干爹要求严格,动不动就处罚这些义子,全靠慈祥的义母马皇后和仁厚的大哥朱标说情,减轻处罚。对一生依仗的两个亲人的死,从亲情来说,哀恸是自然的。另一个因素大约是以后朝廷里少了两个可以维护自己的重量级人物,对干爹朱元璋的暴戾,义子们恐怕比天下臣民了解得更透彻。别看沐英已经开府建衙、威震西南,可还是害怕喜怒无常的干爹。
从朱元璋和义子们的关系来看,大约可以明白,古时候大人物收干儿子,是个一本万利的买卖。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帝王对糟糠妻的情分(1)
君主有糟糠之妻的,此人一般说来是开国皇帝,并且青年时处在困厄微末之中。那些从老爸那里继承皇位的人,娶妻时不管身为太子或者是已登九五,天下美女供他一人选择,何来糟糠之说。而晋、唐这些王朝的开国之君原来就是旧王朝的达官贵人,早有三妻四妾,妻无糟糠之实。
那么纵观历史,帝王有糟糠之妻的,汉高祖刘邦和明太祖朱元璋最典型,他们都出身穷困,在乱世中起事,最后得到了天下,他们的正妻吕后和马皇后是不折不扣的糟糠之妻。而且这两位糟糠嫁给两位穷小子,都有相同的原因,是她们父亲或养父的一种投资行为。
吕后的父亲是位避仇到沛县的大富豪,《史记》说他“善沛令”,属于那种与县长、市长在一起喝酒作乐、称兄道弟的民营企业家。沛县的小吏们都去吕公家送钱拍马屁,按照官场送礼的规则,礼越重在酒席上的坐席越尊。可刘邦在门口谎称“贺钱万”,实际上一分钱不拿,坐到上席。如果吕公是个一般的土财主,那么这刘邦估计会饱受侮辱,弄不好会让吕家叫来几个如狼似虎的保安,暴揍他一顿再拖出去。《水浒传》中的雷横便吃过这样的亏,他去看县令的二奶白秀英的演出时,大咧咧坐在VIP包厢中,却忘了带钱,解释说自己是本县的捕头,白秀英的老爸不但不给面子,还讽刺他是个“驴筋头”,最后惹出风波,雷横打死
《太监x臣子》 第3部分(第1/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