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足迹 永久书架

第18章 说书老者 (第1/2页)

大地风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要巧不巧,突然间开始下起小雨来。

王建东说道:“这样,刚好到了中午,我们先找地方吃饭。前面有一个小饭馆,以前上学辰光在那里吃过,味道还可以。”

途中经过一幢富有浓郁中西特色的庭院式民居建筑,堂哥禁不住停下脚踏车。

谢雨生停下来,介绍说:“这里是陈桂春住宅,又叫做“颖川小筑”。算是我们陆家嘴一幢有历史年头的建筑了,世纪初一个叫陈桂春的大商人建造的。”

谢路得呵呵一笑,说道:“我们本地人都是喊它’绞圈房子’的。”

堂哥不解,看向谢路得。谢路得”摆摆手,说道:“不要看我,到底什么意思我说不上来的。”

王建东在一旁补充说:“这种住宅建筑四面有房、绞圈而建,砖木结构,榫卯衔接,梁、柱、贴之间互相牵制,抗风、抗震性极强,所以民间称它们为绞圈房子。”

谢路得说道:“后来房子里厢进行改造分配给了居民。现在成了’七十二家房客’的住所喽。”

堂哥来了兴致,本来想进去参观,可是雨越来越大,肚子也不合时宜地唱起了空城计,想了想还是放弃了。

王建东说道:“都听说这老宅有一棵梅树,树冠在每年冬天散开着,枝干在雪化时是墨黑色的,曲曲折折,一朵一朵的梅花或雪白或白中略带若有若无的粉色,没有浓郁的香味,只在风吹过时,才飘散些许清香。”

“我也有听说过有这事,只是没有考证过。”谢雨生搭腔。

堂哥笑道:“真有这样事体?那我们干脆找一个冬天的时间再过来好好着看看。”

骑行经过小巷弄堂口,有一只足球突然从里面飞奔出来,直直地冲谢路得擦脸而过。只听得“啪”一声,眼镜被打飞在了地上。

路上湿滑,谢路得没注意,仓促间连车带人差点全部摔倒。王建东就在谢路得旁边,赶忙立定,用左手扶住了他。堂哥两人快速围上来。

踢球的小子知道闯祸,怯生生远远地看了看,见情形不对,连足球也不要了,马上撒腿就逃,一会儿就不见了踪影。

谢路得停顿下来站定,出口大骂道:“谁家的熊孩子,有没有人管了?”

有一个家长骂骂咧咧应声过来,见到谢路得,连忙陪着笑脸说道:“兄弟不好意思,你没事吧?小孩子皮的来要死,回去好好着收拾他。”

他小心地从地上捡起来眼镜。还好,除了边框有些磕碰的小印痕,并没有什么大碍。家长抻起自己身上的衣角要擦镜片。

“不能拿衣服擦,会刮花的。”谢路得看见,连忙阻止,“好了好了。算我触霉头,幸亏镜片没有影响。”

他从口袋里掏出来眼镜布使劲地擦擦,重新戴上眼镜,说道:“小孩要看看紧。猴得来无天野地,迟早要闯祸的,侬晓得伐?”

一场小惊险。谢雨生开玩笑:““四眼“,你这世界杯倒是提前开射了的。”

一会儿就到了小饭馆。一家简陋的小店,这时候可能是过了饭点又下雨的缘故,客人并不多。

除了他们四位,就只有一个穿着稍显陈旧的老人坐在角落不响,只就着一小碟花生米,正闷头吃老酒。不过有他桌上摆放的一样东西却特别显眼,一件黄澄澄的铜钹子。

厨房点好菜,正准备坐下。堂哥转过头问喝酒的老人道:“老先生,老酒咪咪蛮落胃咯。您是说书先生?”

老者见有人和他搭话,一开始稍微的楞了下,然后放下手里的花生米,咧嘴笑笑,嘶哑着声音说道:“流浪说书,现在以此为生。”

老板娘刚好过来送黄酒,解释说:“这位老者是我们浦东本地的说书先生,下雨在我们这里落脚,有空你们可以一起乐呵乐呵。”

堂哥邀请老者过来一起吃一杯。谦让一番,老者最后同意了。堂哥吩咐老板娘再加一个炒黄牛肉和一斤老酒。

劝酒吃菜,堂哥和老者两人兴致颇高地攀谈。王建东他们也不时地插上一两句话。

王建东对这种说书了解不是很多。不过他还是多少知道浦东说书,小学和初中的时候,自己见过他们在学校演出过。

其实王建东不知道的是,实际上早在七十年代,浦东说书就凭一出《养猪阿奶》参加全国调演,一炮而红,在上海,甚至是在全国都占有过一席之地。”

后来随着城镇化的发展,茶馆书场逐渐消失,浦东说书逐渐式微。大前年最后一家说书的正规团体解散,从此上海专业的浦东说书演出团体不复存在,

《浦江东城名苑在哪里》 第18章 说书老者(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