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页 (第1/2页)
潇湘碧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饭毕,熊大问余文佑要不要再逛逛,余文佑想着那么多东西,摇了摇头。反而问熊大:“你们村有没有集市?”“集市?”“呃,赶场。”熊大笑道:“镇上有,你要看我带你去看。但是镇上东西不多,不如县里。只是比县里近。平常我们买肉就赶场的时候买。”“五天吃一回肉?”熊大点头:“你们城里人不惯吧?我听说你们天天要吃肉的。”“还好,我在老家也这样,馋了买鸡蛋就是。”他长身体的时候,家里没冰箱,也是赶集才能吃点肉。舅舅就每次赶集买五个鸡蛋,每天清早打一个,用水调了,蒸在饭里给他吃。可惜舅舅……熊大看着余文佑不知为什么神色忽然低落,也不好问。虽说是自己人,可这位小余老师左看右看都是一副斯文样子,哪里跟他们似的粗糙。说笑的时候还好,沉默的时候多少让他有些拘谨。两边都不说话,气氛就沉了下来。东西也买完了,中饭也吃了,两个人坐着摩托车又一颠一颠往回赶。刚到村口就见熊书记跟一群人齐齐松了口气。熊大自然知道是为什么,笑着用土话说:“老师是红苗的,我们兄弟!他说不走的,至少要教五年。”村民们还是有些将信将疑,可是同族加重了他们的信任,或者说他们更加愿意去信任,同族只是给自己内心找的借口。谁不往好的方向去想呢?苗族支系尤其多,仡熊村是白苗,村民们也不指望余文佑能听懂他们的话,看到余文佑跳下车,只对他笑。余文佑本支苗语都听的吃力极了,别说别支。村里人大半汉语说的七零八落,余文佑也不善言辞,也只好笑。村民心想:这老师还算和气。一时间孩子们也围了过来,团团把余文佑圈住问东问西。小孩子倒都是义务教育出来的,普通话还凑活,并没什么交流障碍。熊大见他认真回答孩子们的问题,招呼众人把余文佑的物品卸下,先搬回自己家了。任何地方的小孩子都是活跃并好奇的,二十来个小孩你一言我一语的问外面的世界,余文佑险些招架不住。他因为家庭变故养成了十分孤僻的性格,从来不愿意多跟人说话的。可是要做老师,怎能不回答学生的问题?只好硬着头皮捡自己知道的说。可怜他也是穷人家的孩子,在南粤省会读书四年,因为没钱,统共都没出去过几次,常常被问的哑口无言。好在孩子们主要是凑热闹,要不然真是丢脸丢大发了!余文佑咬着后槽牙暗暗的想:不行!必须要买智能手机,起码要有度娘百科才行!不然做老师的没权威,简直没法混了!☆、 念头农民从来是忙碌的,国人喜欢冬天结婚也是因为唯有冬天才是农闲。搁到冬季也温暖的彩南,连冬天都有活要干。仡熊村是山地,森林很多,农田很少。当地人以种植稻米维持基本生活,以种植和采集菌类补贴家用,偶尔能打点野味改善一下生活。交通极其不便,没有大型机械能够进来,所有生产方式基本跟两百年前没什么太大的区别。因此想要生存便显得尤其辛苦。小清新眼中的原生态,贴近自然等等美景,不过是他们天真的意淫。是的,山村里是有很多不错的东西,天然的蘑菇、醇香的菌油、鲜美的野味等等,但更多的是饥饿、贫穷、生病时无医疗,只好听天由命的悲怆。苗族远比汉族保守,汉族的许多小村落已然荒废,大家都迁徙到城里居住,可苗族人总有一部分人想世代守护着他们的家乡,以至于陷入一个不知怎样形容的循环。收入来源少,就必须更加勤奋。首先要养猪,否则过年就没有油吃。可是饲料也要钱,穷人只好用土法。土法需要大量的猪草,还要切碎、炖煮,一个妇女因此就要消耗半天时光。炖煮要柴,男人就要砍柴。此外还有棉被和衣服,都要手工去制作。手工费时费力,多半是老人家慢悠悠的做着。一到天气好的时候,老人家聚在一起剥棉花籽。没错,徒手剥棉花籽,余文佑看了差点晕过去,穿越时空大概就是这种感觉!十九世纪就有机械脱籽了!21世纪还用手工,真是见证了活的历史!棉花去籽之后纺棉线织布做衣服,这样的衣服叫做土布,百分百纯棉,但比大家想象的差很多。质地十分硬,穿起来还不如化纤舒服。而做棉絮的方式更为传统,仡熊村的人没有那么多时间耗,都是把棉絮收集起来,等打棉絮的人来打。称之为找副业的人。也算是催生出了一份产业。一般而言,打棉絮的是二人组,通常为兄弟或父子。捋着一个村一个村子干活,过年时便回去,周而复始。仡熊村的人每年只有一次机会可以打新铺盖。打棉絮的人会找到村里最宽敞的人家,免费给屋主打,以换取做生意的场地。这种事大家当然不好跟书记或者村长争的,今年恰好轮到书记家,余文佑看了个全场。其实也没什么好看的,第一天稀奇,第二天就无聊了。倒是他从外面学的套棉絮(注1)的方法震撼众人。他也是跟别人学的,
《翡翠柚采摘》 第3页(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