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部分 (第1/4页)
老山文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术和语言正在消失,他们的制度正在解体。今天还可能容易搜集的事实,再过几年之后即将无从发现。”他的预言今天在美国已成现实。今天摩尔根的《古代社会》一书已成了我们了解昔日印第安部落民族的必读书。此时此刻人们多么希望多有几部像《古代社会》这样的书,但已后悔莫及。如果再过一百年后,凡对阿里的过去感兴趣的后辈们是否也会责怪我们为什么不多出几本像《西行阿里》这样的书呢?很有可能。从这个意义上讲,今天的人们怀着开垦处女地的兴奋和记录正在一天天消失的文化之喜悦进入千里之外的阿里,其价值和意义远远超出了文学创作。今天的阿里是过去阿里的继续,不知过去的阿里焉知今日的阿里?未来的阿里是今天阿里的发展,不知今日之阿里又如何预计未来阿里的发展趋势?我们这一代人正肩负着复原过去的阿里和建设今日阿里的光辉使命,责无旁贷。
更何况,阿里不但以“世界屋脊之屋脊”著称于世,而且在人类学、民族学、考古学和语言学方面所具有的资料之丰富无与伦比,为其它藏区所不及。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其文化价值和意义也远远超出了阿里本地和藏族的范围。仅就现已发现的考古材料和文献资料就足以说明,早自中石器时代到以后漫长的文明历史进程中,我国北方草原乃至整个中亚草原乃至西方古埃及文明,南亚次大陆孕育出来的佛教思想意识以及古印度文明,均曾从四面八方如风一般吹进了阿里高原,在这里相互融合形成举世瞩目的民族文化合成,呈现出迷人的多元文化的多重性特点。迄今为止,阿里仍有许多没有完全解开的历史文化之谜。“象雄之谜”、“古格之谜”、“本教之谜”、“崖洞之谜”、“古城堡之谜”、“岩画之谜”、“神山圣湖之谜”……在千年的冈底斯雪山周围,在古老的象泉河、马泉河,孔雀河、狮泉河流域,究竟隐藏着多少人类文化的秘密?也许《西行阿里》能为之提供一些宝贵的线索和有益的启迪。
当代西藏青年作家兼人类学工作者马丽华的《西行阿里》,以她拿手的散文诗情之笔,向我们描绘了一幅动人的阿里社会的文化风俗画,比较深刻地揭示了现代阿里生活的方方面面,书中既有形象生动的文学描写,再有富于哲理的议论,既有发前人难发之见的观想,又有知识性和趣味性,既有阿里不同地区的典型事例的介绍,又有面上的人类学理论上的概括和引述,是一部了解阿里历史与现实、社会与文化、风俗与人情等不可多得的佳作。特此我不揣冒昧作序,把此书推荐给国内外广大爱好人类学、文学及藏学的读者。
一九九一年六月一日于亚运村安苑北里一号楼
《灵魂像风》序
周星
一九九三年十二月上旬,我因应邀出席‘93中国西藏雅着文化节,归途中在拉萨有幸再次见到了才华横溢的女作家马丽华女士。大概是由于我们在长谈中,有了许多共同感受,作家拿出她的新作,也就是读者眼前的这本《灵魂像风》,嘱我为它写篇序文。我一时踌躇,不知身为学者,如何才有资格去评判一部文学作品?好在作家颇为看重来自学者的观点,就像我们很高兴有作家关注学术的领域一样。
其实,藏民族出身的人类学家格勒博士,在为马丽华女士的另一部作品《西行阿里》所写的序中,对作家其人、其文、其学,已有了热情中肯的介绍。我很同意格勒博士的基本看法:马丽华女士的作品,其意义和价值,不仅在于文学,它确实已经延伸到我们所工作的人类学领域里来了。
我想,马丽华女士在这方面的成功,大概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首先,我们这位女作家始终是一住不知疲倦、行万里路、写一卷书的观察者、寻觅者和体验者,同时,她还是一位孜孜以求的思考者。
其次,作家的悟性,使她深切地理解了文学之作为人学和人类学之作为人类文化之学相互间的内在联系。
第三,作家通过她自身的不懈努力,已经初步具备了当代人类学家所应该具备的基本修养以及文化相对论的态度,也具备了人类学家从事田野工作时那种独特的洞察力。
女作家以她那支生花之笔,在这本《灵魂像风》中,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又一幅西藏乡间的生活场景;为我们介绍了一位又一位农民、牧人和宗教职业者的人生经历;并且带领我们一次又一次地与她共同领略了西藏那自然、历史与文化的独特魅力。
由于作家拥有了来自人类学的智慧,这就使她能够在较深的层面上,去发掘和认识她所观察或体验到的那许许多多的重要事实与现象。对查古村古老
《走过西藏被誉为什么》 第74部分(第1/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