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足迹 永久书架

第16部分 (第1/4页)

散发弄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健⑸蚶琛⒃綆Q,以及永昌诸郡蛮夷反叛的事件,就《汉书》、《后汉书》、《本纪》、《西南夷传》所纪有时次可考的而言,将近三十次,即平均每十年蜀郡徼外夷必爆发一次变乱。像安帝元初五年(公元一一八年)的一次,〃破坏二十余县,杀长吏,燔烧邑郭,剽略百姓,骸骨委积,千里无人〃③。这些地方道路崎岖辽远,气候又复温暑毒热,转输困难,动致饥疫,所以如杜钦之流遂有〃其王侯尤不轨者即以为不毛之地,亡用之民,圣王不以劳中国〃①的议论。其后蜀汉时诸葛亮〃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也只在这些地方采取羁縻政策,不愿多费气力。《后汉书·西羌传》曾说到羌无弋爰剑的后人:

虹←桥←书←吧←。←

第52节:二 南诏史上的民族问题(3)

其后世世为豪。至爰剑曾孙忍时,秦献公初立,欲复穆公之迹。兵临渭首,灭狄戎。忍季父邛畏秦之威,将其种人附落而南,出赐支河曲西数千里与众羌绝远不复交通。其后子孙分别各自为种,任随所之。或为牛种,越嶲羌是也;或为白马种,广汉羌是也;或为参狼种,武都羌是也。忍及弟舞独留湟中并多娶妻妇。忍生九子为九种,舞生十七子为十七种;羌之兴盛从此起矣。……秦始皇时务并六国,以诸侯为事,兵不西行,故种人得以繁息。

秦献公在位的时候为公元前三八四……三六二年,那就是说在公元前第四世纪以后,羌无弋爰剑的后人已逐渐分布到广汉、武都、越嶲一带,大都在岷山以西,一直到金沙江边上。《后汉书》明说牛种越嶲羌,而所谓青羌、剑羌、大羌,也应是无弋爰剑的后人。这与《史记》所说邛都、莋都、冉、白马〃昔氐类也〃的话并无冲突。古代纪载说到广汉、武都的白马种,往往称之为白马氐或白马羌,氐、羌互用。故说氐类,也应包括有羌族在内。自公元前第四世纪至公元十三世纪中叶,这一地区大概始终保持着一种汉弱彝强的形势,各民族之间亦有移动,但不如岷山山脉以东那样的激烈。这从地名方面多属氐、羌族的原来名称,汉化痕迹不甚显著一点可以看出来。《蛮书》卷二记的是山川江源,其中有一段纪金沙江,文云:

又有水,源出台登山,南流过嶲州,西南至会州诺赕,与东泸水合,古诺水也。源出吐蕃中节度北,谓之诺矣江,南郎部落。又东折流至寻传部落,与磨些江合。源出吐蕃中节度西共笼川牦牛石下,故谓之牦牛河。环绕弄视川,南流过铁桥上下磨些部落,即谓之磨些江。至寻传与东泸水合。东北过会同川,总名泸水。蜀忠武侯诸葛亮伐南蛮,五月渡泸水处在弄栋城北,今谓之南泸。……又东北入戎州界,为马湖江。至开边县门与朱提江合流,戎城南门入外江。①

这是说的金沙江沿途异名,以及到今宜宾南门与岷江会合的情形。诺水亦即山海经里的若水。丽江拿喜族称黑为na,称大水为ibi,凉山彝族称黑为no,称大水或河为yee,故所谓若水、诺水以及诺矣江,是古代彝族对于今金沙江的一种称呼,〃若〃、〃诺〃以及诺矣江,即no…yee的对音。诺矣江之重复翻译,与现在地图上的博楚河如出一辙。古代金沙江流经磨些族境内称为磨些江,流经彝族境内又称为若水、诺水,或诺矣江,译义即是黑水。〃若〃、〃诺〃以及〃泸〃字,俱是一声之转,俱是指的一条水。②古今来对于梁州黑水的考订聚讼纷纭,如其能从氐族和羌族的语言中去求解释,也许不至于如此纷歧。③五月渡泸著于蜀汉,若水之名见于《山经》,因为氐族、羌族居此地千多年来无大变化,所以到了唐朝,犹然名从主人,保留了前代的旧称。

又据《魏书·地形志》,北魏武帝太平真君三年(公元四四二年)于南秦州汉阳郡置兰仓县。汉代的永昌郡有兰仓水,行者苦于劳役,致有〃度兰仓为它人〃之歌。北魏往南秦州所置的兰仓县,其建置详情不得而知,而其与永昌兰仓之南北呼应,息息相关的情形,还是可想而知的。④

以下就传说和姓氏两方面来说明氐族、羌族和两爨以及六诏的关系。

关于传说,只举陇坂和九隆的两个故事,试予以解释。我在上面已经说过因为氐族、羌族原来以陇山为其居住的中心,所以陇山以及陇坂九回几乎成为他们的一个象征,一般行役对于陇头的流水陇坂的九回,也不胜其幽怨之情。但是在岷山山脉的中部,古代邛人、莋人分界之处的邛徕山上,也发生了类似的故事。《续汉书·郡国志》广汉属国都尉严道有邛僰九折坂者,刘昭注引《华阳国志》曰:

道至险,有长岭若栋八渡之难,杨母阁之峻,昔杨氏倡

《唐朝与西域的文化融合作用》 第16部分(第1/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