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 (第1/4页)
散发弄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年)描工《张胜温画卷》。图为利贞皇帝信画,绘信及佛菩萨梵天八部寺众天竺十六国王像。原画今藏北京故宫博物院。这两幅画,尤其是《南诏图传》,上面有许多说明,可以作为南诏史史料看待。不过我对于《南诏图传》的年代颇为怀疑。画上说是中兴二年,而画后又有文武皇帝圣真,文武皇帝为郑买嗣谥号,买嗣继南诏蒙氏自立在唐昭宗光化三年(公元九○○年),画当更在其后。又第二幅《张胜温画卷》作于十三世纪,画上题记如佛、菩萨诸字,还照唐人的写法作仏、,《南诏图传》为时在前,而题记全无唐人笔意。所以《图传》最多只能是大理时代的画,不能看得太早。①
第一种类型的史料,大多是唐朝方面出使的行人以及戍边的官吏,就他们目识亲览询问搜访所得的材料编纂而成。第二种类型的史料,大多根据云南古代民族的历史传说,加以翻译和改编而成。第二种史料和第一种史料比较,有一个最显著的不同之点,就是:第二种史料的各种著作一致认为南诏蒙氏之前,有张姓者,在云南建号称王,立白氏国,又作白子国、白国。至张乐进求,始逊位于蒙氏细奴罗,南诏蒙氏盖继承白国张氏之统。张、蒙二姓禅让的传说,还加上许多佛教的神话,从《南诏国传》起以至于《南诏野史》《白国因由》,一脉相传,井然不紊,都是第一种类型的史料里所没有提到的。
兹将第二种类型史料里所特有的几个问题提出来,和第一种类型的史料作比较研究,从而进一步推测其史料的可靠性究竟到甚么程度。
首先要谈的就是白子国或者白国的问题。白子国的问题,在第二种类型的史料里都提到。据说九隆氏八族四世孙名仁果,生当汉代,传十七世至龙祐那,蜀汉建兴三年(公元二二五年),诸葛武侯南征杀雍辏б院螅�煲粤�v那为酋长,代替雍辏�沉熘畈浚�托照攀希�俏�行罩�迹�私ò坠�A�幽侵���浪镎爬纸�螅�芴品馕�蠼��颇贤酢V撂铺�谡旯廴�辏ü����拍辏��爬纸�箪�桓�馅�墒舷概�蓿�谑悄馅�墒纤齑�坠�攀隙�耍�⒐�旁环饷瘛U馐前鬃庸�攀霞虻サ睦�贰! �
虹←桥书←吧←。←
第59节:四 论南诏史上的史料问题(3)
历史上究竟有没有这样一个雄踞云南至四百年的白子国呢?从第一种类型的史料看,从汉唐间云南的古代碑刻看,可以断言并无此国。自《史记·西南夷传》以至《新唐书·南蛮传》纪载云南古代的历史,只说某某地带君长以什数,某最大,其夜郎自大的滇与夜郎,众亦不过几万人,从未说及统领诸部的白子国。提到南中大姓,也无张姓。那时候的西南一些民族,还停留在奴隶制时代,不可能有像白子国这样的国家组织。《史记》诸书的记载,比较起来还是近于实录。①
其次云南现存古代石刻,自汉代的《孟孝琚碑》起,以下有《祥光碑》、《爨宝子碑》、《爨龙颜碑》,和唐代的《德化碑》、《王仁求碑》。在这些碑文里找不到与白子国有关的丝毫痕迹。尤其是《德化碑》,里边提到平定五诏,招讨诸爨,而于白子国却不著一字。②
这些情形,绝不能归之于偶然遗漏。汉唐以来,汉族的势力深入到今云南东部的昭通、曲靖、陆凉、东川、昆明、安宁、晋宁,西部的姚安、云南、大理、永昌,于诸处建立郡县;对于云南的情况是相当清楚的。如其真有建国历四百年统领诸部的白子国,不会在汉文史料中完全失载。
《蛮书》纪载六诏中的越析诏,有这样的一段话:
三、越析一诏也。亦谓之磨些诏。部落在宾居,旧越析州也。去囊葱山一日程。有豪族张寻求,白蛮也。贞元中通诏主波冲之妻,遂阴害波冲。剑南节度巡边至姚州,使召寻求笞杀之。遂移其部落,以地并于南诏……。③
这里的张寻求与张乐进求的名字很相近。但是张寻求是唐德宗贞元时人,与传说中的张乐进求时间相差有百五十年。张寻求是越析诏部落的一个豪族,用现代话说,是越析诏部落里的一个土豪,里贯身分也与张乐进求不同。很可能张乐进求这一个传说中的人物即是从张寻求影射出来的,实无其人。既无白子国和张乐进求其人,张、蒙二姓禅让的故事自然也不能看作历史事实了。
其次为南诏建国与佛教关系的问题。根据第二种类型的史料,南诏建国,与佛教有密切的关系。《南诏图传》卷末题记有云:
巍山主掌内书金券赞卫理昌忍爽臣王奉宗等申:谨按《巍山起因》、《铁柱》、《西洱河》等记并《国史》上所载图书
《唐朝与西域的文化融合作用》 第18部分(第1/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