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足迹 永久书架

第3部分 (第1/4页)

莫再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还顺便讲了个传说。从前(与奶奶早年讲故事,开首的第一句话一模一样),贺九岭下有个读书人考上状元当了官,一去不回头。他的妻子苦苦等了十年后,欲投潭自尽,被这山上茅君庙里的茅君派王灵官相救,用神鞭一挑,将她挑到其夫当官的地方令之团聚。这是一出陈世美与秦香莲大团圆的悲喜剧,使得这一片灵山秀水,也显得温情脉脉了。

不紧不慢地说了会话,歇得气闲神定了,农人站起来挑起两大筐野草,颤微微地从西关旁下山而去。在那一面的山坳里,有一个巨大的采石场。

我循原路返回,在东关这座虽衰败却古意盎然的拱门前站了一会。从古老的拱门往外看,高新技术开发区新辟的一条公路直通到近处,原先如秀屏横亘于路边的高景山,现只余大片白茫茫的岩石滩,还有数座狰狞残体参差于路旁,盆景一般,其中一石上题“高景山”三字,墓志铭似的。曾查史书,知此山在支硎山北,距姑苏古城西三十里。《越绝书》作“高颈山”,其西麓崖谷盘拱处曰金盆坞,其南为斜堰岭,亦曰谢宴岭,自天平诸山漫衍数里至此而止。此山实钟城西诸山之秀。然雍正间巡抚张楷令石工采石,致山多残毁。乾隆三年郡人请于巡抚许容勒石永禁。同治十一年又经苏州知府李铭皖普禁诸山开采。嗣后公私取石只许在龟山三山金山焦山四处,此外一概永禁。

可事过境迁,结果并不乐观。我今登高四顾,见群山多残破,这座曾与支硎山相接,钟城西诸山之秀的高景山已被夷为大道通衢,而附近的金山焦山,也只余路名;路的两旁,是拔地而起的厂房和商住楼。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巨轮之下,绿野在消失,西部诸山在残毁,是否有一天,它们也将消失?思之令人气短。

这些美丽灵秀又充满人文气息的山岭,一旦消失,将陷今人于愧对子孙之境地,而后人追慕逝山,是否也会如我现今只能从古史料中梳寻金山焦山踪影,不由得扼腕长叹。

暮色沧茫觅遗踪(1)

从贺九岭下山已是傍晚,但初夏时分,天还未黑,便趁着意犹未尽又驱车去寻小王山。

小王山距城西南20公里,属 “吴郡名山第一山”穹窿山的支脉,民国时期因李根源居住和经营而遐迩闻名。

我来苏州以后,凡到吴西山岭幽胜之处,常能看到署名为李根源的摩崖石刻,如珍珠遍及重山迭谷、碧林翠岩,不由惊异寻问此何人耶?乡人说此人为民国名人,是朱德的老师,最高官居北洋政府总理。又问,如此深情流连、发微探幽、孜孜不已,定属吴人所为无疑?答案更让人吃惊:李根源是云南腾冲人,不是苏州人。

就是这位云南人,曾于1926年4月12日至4月30日,5月24日至5月30日,两次驾一叶小舟到苏州西郊踏遍群山,撰写了著名的《吴郡西山访古记》(共五卷),为以后出版的数百万言的《吴县志》提供了丰富的史料。他又将小王山作为母亲与自己百年之后的长眠之地,从此,这座地处穹窿山群峰环抱藏深固密的小山,便将这对母子紧紧地拥在了怀里。

据说李根源为母亲选择墓地时,在苏州西部的群山里查看了很多地方,包括上方山石湖村越来溪西的陆墓山、光福蟠螭山旁的虎山桥等,后来到了位于藏书乡境内穹窿山附近的小王山,顿觉眼睛一亮。他发现这座山虽然不高,但背靠穹窿,面对灵岩,北望浒关阳山,南临胥口太湖之滨,山水风景实在太美了!当时他带着大小格盘选穴,时而登山环视,时而下坡俯察,当地人以为他是风水先生,便告诉他:“小王山形如金牛,现在墓穴正好被你选中在牛腹上,风水好极了。”李根源则笑说,他看风水和别人不一样,只看中这里的风景山水美、地理环境好、名胜古迹多,又是朱买臣的故乡,还有山下善人桥的乡亲勤朴善良。“具备这许多条件的地方不太多,因此我唯独心爱小王山,选中这块好地方了!”

他将小王山视作弃官隐居、庐墓守孝、读书会友、融入自然的最佳选择。母亲姓阙,李根源题墓庐名为“阙茔村舍”,从此,结庐十年。他在村里创办阙茔小学、成人夜校,凿井筑路、保护古迹,植树造林,连续数年在小王山植松10万株建松海林园,又于万绿丛中造瓦房九间,名为“小隆中”。一时群贤毕至,优游林下,激扬文字,雅韵风流。李根源雇石匠将来访名人的题词与诗文刻于小王山的岩石之上,石刻中有陈石遗、章太炎、于右任、李烈钧、马相伯、叶恭绰、张大千、邵元冲、章士钊、吴昌硕、黎元洪、蔡锷、谭延辏А⑸蚓�濉⒄拍��热说哪�#�纬山���耸榉ǖ哪ρ率�倘海�挥��

《巫山点点愁》 第3部分(第1/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