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 (第1/4页)
大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看小轩黑着脸走在前面似乎对此见怪不怪的样子,沈玉也不便问什么,也就跟在后面安静地走,所幸他们走的路线是进门便沿着边缘向内部一个较偏僻的小院走去,也没见什么熟识的人,这让沈玉安心了不少。
远远地,便在下面的小路上看到了那个熟悉的人影在二楼的走廊上发呆。他坐在走廊的扶手上靠着柱子,一腿凌空在往下垂着,一腿曲起也放在扶手上,右手拿着一个翠绿色的方扁瓶子,遥望着什么。夜凉如水,白色的衣衫在风中咧咧摇摆,人却纹丝不动。
小轩斜仰着脸似乎也看见了他的模样,目光闪动连连,不知道在想些什么。他的脚下却只是顿了顿依然向前走着。
沈玉见小轩的样子,自然也不便和上面的人招呼。看他似乎也没有发现自己的到来。
上了楼,转了弯,终于又看到了刚才的人,只是由仰视变成了平视。沈玉随着他的目光望去,看到的只是人声喧闹的万花楼的前院。依稀之间似乎还能在那灯红酒绿中看到若干人影。
小轩向前道:“先生,沈公子来了。”
沈玉急忙收回视线,正好对上那人转来的眸子,那里面似乎装满了惆怅与深情,装满了思念与眷恋,确在一个眨眼后,那些情绪都已不在,留下的只是一汪清潭,透澈无波。
“沈公子到了?”小艾微微一笑,跳下了依坐着的扶栏向沈玉招呼着。
“沈某特来赴约。”沈玉冲着小艾拱拱手,笑道。
“是么?我还以为沈公子不会来呢。”又是一笑。
“先生派了侍童来迎我,又怎么料不到我会来呢。”面对小艾的揶揄,沈玉初略有些不好意思,又洒脱一笑道:“况且先生留下了难得糊涂的指示,我也轻狂一次,糊涂一次。”
话虽如此,小艾知道今天这么做他已经是破天荒了。初见他后便找凤姐打听清楚了沈玉的一些情况。
“请吧。”伸手将沈玉请进了房间坐下,看沈玉也有些洒脱的举止,小艾不由得心中暗幸,多亏自己曾经模仿过王羲之的字,不然怕也是引不起这文学大儒的兴趣。
坐定互饮了杯酒,沈玉便开口问道:“先生扇面上所书的‘难得糊涂’不知是何意?”
“心动则有意,人不同,心不同,意自然不同。”小艾笑着摇起了扇子,故作禅语得道。
“那不知先生何出此语?”沈玉犹不死心,面前的人有许许多多的谜,仿佛整个人就是由许多个谜组成。虽说自己不是一个好奇心严重的人,但是不得不说,他已经引起了自己一探究竟的欲望。
“我哪有这个境界能出此言呢?不过是拾人牙慧罢了。”见沈玉探究的眼神传来,小艾知道他想知道事情经过,便张口将郑板桥的故事缓缓讲出:
“据说,在我们家乡有一个人名叫郑板桥,即是文豪又是官员,‘难得糊涂’四个字就是出自他手。有一年郑板桥独自出游,天黑了,不得已借宿于山间茅屋。屋主为一儒雅老翁,自命‘糊涂老人’,出语不俗。他的室中陈列了一块方桌般大小的砚台,石质细腻,镂刻精良,郑板桥十分叹赏。老人请郑板桥题字以便刻于砚背。板桥认为老人必有来历,便题写了‘难得糊涂’四字,用了‘某某朝秀才某某朝举人某某朝进士’的方印。
因砚台地,尚有许多空白,板桥说老先生应该写一段跋语。老人便写了‘得美石难,得顽石尤难,由美石而转入顽石更难。美于中,顽于外,藏野人之庐,不入宝贵之门也。’他用了一块方印,印上的字是‘院试第一,乡试第二,殿试第三。’板桥一看大惊,知道老人是一位隐退的官员。有感于糊涂老人的命名,见砚背上还有空隙,便也补写了一段话:‘聪明难,糊涂尤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放一著,退一步,当下安心,非图后来报也。’”
这段经历小艾还是有所改动的,“难得糊涂”四个字是郑板桥在山东莱州的云峰山写的。有一年郑板桥专程至此观郑文公碑,流连忘返,这才借宿老者家中。老者用的方印上面的字是“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
但这里不是历史上任何的一个时代,自然是不知道山东莱州在哪里,更不知道康熙雍正乾隆这创造了“康乾盛世”的三位皇帝是何许人也,所以小艾便将其模糊掉,免得沈玉再纠缠不清。
“这老者是高隐,这郑板桥是慧智。”发自内心的赞叹,沈玉对小艾所说的人物不由得有些崇敬。
“是啊,郑板桥很受后人爱戴的。其生性高洁,志向远大,不愿与贪官污吏同流合污,特别擅长画竹,曾经做过一
《古代有钱女子》 第13部分(第1/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