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足迹 永久书架

第六十二章 人口才是一切发展的基础 (第1/2页)

蕴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各村的里正说服大家让女孩子也去参加训练并没有花太长的时间,因为清河村有先例在,二花每天带着一队小姑娘跑步还挺赏心悦目的。

何况镇上的大夫也出面说了,女子适当锻炼身体会增强体质,将来成亲后容易受孕,且生产的时候危险会降低很多。

不论是增强体质,还是容易受孕,又或者是遇到了危险能尥蹶子跑的快,对他们都是有益无害的。

甚至还有人心里想着找媳妇儿还要找这样身体好的。

里正忙的热火朝天的,在家里搞花名册,按照陆宁要求,男子一本女子一本,八岁以上,五十岁以下,身体健康的全都要参加。

里正忙着搞花名册的时候,陆宁让徐英华写了封折子往县衙递。

折子自然是要哭穷的,年前的干旱以及冬天的大雪,必须要让县太爷知道啊,或许还能要点赈灾银子或者赈灾粮呢。

他想着既然朝中有位高权重的穿越者,必然会有赈灾的行动。

只是最后这些赈灾的银两和粮食能不能到百姓的手中,那就另当别论了。

哭穷还是有必要哭的,哭了吃不到,和不哭是两码事。

徐英华完全没想到陆宁竟然让他动笔写折子,县太爷能管吗?

不过他还是照着陆宁的吩咐去做了,并且让一个衙役送往县衙了。

而陆宁这边则是跟王金玉带着两名衙役到各村去实地勘察,准备修路。

他把要修的路都撒上了石灰做印记,到时候就顺着石灰的印记挖就成了。

而书院这边布局图他也跟方木匠敲定了,陆宁想着既然披着青山书院的皮,自然不能给青山书院丢人。

是以他准备自己烧砖来盖砖瓦房。

反正这些劳动力不需要额外的付工钱,只需要管饭就成行了。

这些都敲定下来,青牛镇的各个村子也兵荒马乱了几天,花名册终于送到了陆宁面前。

陆宁看着花名册久久沉默不语。

青牛镇七个村子加上镇上的人口不足一万。

而这不足的一万人中,能参加训练的有六千多人,但这六千人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十五岁以下的孩子,真正能上战场的只有三千不到,其中还包括了女子军。

但是后劲还是可以的,毕竟这么多孩子,再过几年就能长起来了,长远来看还是可以的,是潜力股,只是有没有时间让他们继续苟着,这就是另外一说了。

陆宁早就知道青牛镇的人口不多了,他也能明白为什么朝廷规定女子到了年龄不出嫁,就需要多交人头税,目的就是为了大力发展人口。

人口才是一切发展的基础,没有人说发展其他的全都是空话。

至于提高百姓的生活,让他们多多生孩子,这个对陆宁来说还是慢了一些。

想要扩大人口,要么就等时机,天灾人祸,流民多起来,他们吸纳一些流民。

要么就是扩大地盘,要么就是两者双管齐下,一手自己发展,一手捡现成的。

转眼过了正月二十,那几个犯了事的来青牛镇服役了。

陆宁安排他们做砖坯,每人每天要做三百块,六个人就是一千八百块,数量还是很可观的。

这几个人也不傻,还知道互相合作,有和泥的,有托砖坯的,倒是也能完成任务,不过就是做的时间长了一些而已。

累是有些累,好在管饭。

他们想着不过是一个月,咬咬牙就过去了,何况还管吃呢。

做砖的这边就交给方木匠盯着,其实也不用盯着,只需要傍晚的过来清点一下数量,看看质量就可以了。

村里的几家房子修葺之后,大家就开始修路了。

其实修路对大家来说不是什么难办的事,不过把沟沟壑壑的地方给铲平了而已。

按照他们现有的条件,也只能修土路了,将土路给垫高加宽,村子与村子之间的距离也就缩短了很多。

至于占用农户的田,随后各个村里重新丈量,重新算。

本来在册的耕地数量和实际的耕地数量对不上,这个陆宁是知道的。

中间误差的这些大概是被刘大福给贪了,又或者是刘大福和县太爷一起贪的。

陆宁在大家修路的时候则是琢磨着春耕的事。

他心里有几样的农作物,一是春玉米,二是南瓜,三是土豆,四是红薯。

玉米他们有现成的种子,南瓜也有现成的种子,只是红薯和土豆没有。

《臣本布衣穿越》 第六十二章 人口才是一切发展的基础(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