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足迹 永久书架

第三十六章 欺人的金军小兵 (第1/2页)

李火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赵榛抬眼一看,是个二十岁不到的年轻小将。

折彦质赶紧介绍:“殿下,这是我宣抚营判官折彦闻。”

赵榛听他姓名与折彦质相似,猜出二人关系不简单。

果不其然。折彦质见赵榛细细打量着折彦闻,又在赵榛耳旁小声道:“彦闻乃下官堂弟,家叔长子……”

赵榛先听折彦质介绍折彦闻为宣抚判官,不由地另眼相看。

宣抚使营中,以正使、副使为一正一副两名上官。论设置,正使与副使未必相互统制。根据皇帝差遣,决定正使、副使各自还是共同领军。如果正、副使各自领军,只以官资确定位阶。正使无权直接指挥副使。就好比此次河东河北宣抚,宣抚正史李回与副使折彦质各领一军,互不统属。李回并不能指挥折彦质。。

不过,无论宣抚正使营还是副使营,均设宣抚判官一职。意在均权分礼。这么说来,如果正副使各自领军,宣抚判官实乃各军副职。那么,折彦闻就是折彦质营中的副职长官。

他如此年纪,被任命为宣抚判官,可称得上难得的奇骏。

赵榛本想赞叹。

但听折彦质所言,折彦闻与他为堂兄弟。折彦质叔叔,即折彦闻父亲,正是现任的麟府路经略使、知府州(今陕西榆林府谷县)的折可求。

如此一看,折彦闻年纪年纪担当大任,不足为奇。

折彦质亲生父亲折可适,已经离世。其他叔伯要么战死,要么去世。长辈中只存下折可求一人,现为折家的领雁人物。

看年纪,二兄弟相差两轮,几乎可以算两代人。此时,却一起在军中效力。赵榛赞许道:“折家宿世名将,果然都是将门虎子啊!”

但是,折彦质先前未介绍这堂弟,赵榛抱有一丝困惑。碍于两人都在跟前,不好相问。

听到赵榛的赞许,折彦质微微一笑,不以为意。折彦闻年纪轻,未沉住气。闻之,喜形于色。

正说话间,江面上火光乍现。

一只小船,在火光的映衬下,出现在岸边二十余丈方外。

船上火光亮起,岸边宋军便停止射击。

船没有了威胁,速度快了不少。船上人奋力划了一会,冲在河滩前,搁浅住。

从船上爬下来两个人,站着停了一会。始终不见宋军射箭。于是,二人高举着火把,深一脚浅一脚地向岸上走去。

靠近岸边的河水结了冰。河滩上,淤泥重重。不过,此时已经被冻得又干又硬。昨天大雪,滩涂上覆盖了一层积雪。但不妨碍行走。不大功夫,两人走近岸边。

岸上宋兵如大敌来临。士兵手中举着刀枪,身体却不由自主地向后倒退。直到碰到后排的士兵,退无可退,才停下脚步。眼睁睁瞅着二人,从容地攀上河岸。走到宋兵队伍前首。

沈汉一直跟在赵榛身边,忍不住骂了一句:“软蛋!”

折彦质听在耳中,神色很是难堪。脸上浮现羞愧之色。又有几分无可奈何。

赵榛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宋朝军队。以他对史实的了解,宋朝屡战屡败,士气极度沮丧。畏敌如虎,实乃人性使然。只密不做声,不作置评。

城墙之外,北面是黄河,东面是宋军沿岸驻扎场所。

那两个金军登岸之地,踞赵榛直线距离也就二十来丈。火把照明有限。看不清金军的穿着样貌。但是,声音听得一清二楚。

一员宋军将领将大刀抗在肩膀上,骂骂咧咧地走来。一路上,见士兵往后退缩。恼怒之下,狠狠地踢着。走到金兵跟前,指着一人,嘴中不甘示弱地喝道:“又是你……快点,有话快说,有屁快放!还是那文书的破事?赶紧交给爷爷我,快滚回去!”

那名金兵毫不在意宋将的辱骂。哂笑道:“接住了!”说着,不管接不接得住。从怀中掏出一卷书帛,故意从他身旁扔过,摔落在地上。

另外一名金兵见状,跟着放肆地哈哈大笑。根本不把宋军放在眼里。

“哈哈,赶紧交到你家宣抚手中。若敢耽搁了,少不了挨一顿鞭子。嘿嘿,你且等着,待这桩事了,我大军一旦渡河。若你这猪头,性命还在,保准让你跪地喊爷爷!”

那宋军将领气得嗷嗷大叫,举起大刀准备劈下来。被身后一人死死拦住:“王指挥,切勿鲁莽。两军相战,不斩来使。不要一时冲动,耽误大事。”

后面的将领一手握住刀柄,力气极大。王统领几次想挥刀劈下,奈何纹丝不动。终于气急败坏得大喊:“张指挥,张指挥……张宪,张宪

《汴夏最新章节免费阅读》 第三十六章 欺人的金军小兵(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