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部分 (第1/4页)
绝对零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一套是行不通了,咱们得适应新形势,新潮流。皇帝要科举,我们就让子孙多读书。皇帝要我们老人让位,我们就让位,给年轻人争取一个机会。”
“新皇这是鸟尽弓藏,刻薄无情。”杨操说道。
“少胡说八道。”杨素瞪了兄弟一眼。“说这些话有什么用,这就是帝王心术,最是无情帝王家,你没听过吗。当皇帝的,哪个还跟你讲交情谈信义。你以为当初文帝就不想清理爵位,清除关陇豪门对朝廷的控制?非不想,而是不能。而如今天子有一支自己的嫡系,有自己的人马,他靠自己的力量掌控了朝廷,你说他为何还要容忍关中诸豪门对朝廷的把持?换作任何一个人,都不会容许的。这说到底,还是实力。皇帝有这个实力,别人要么顺昌,要么逆亡,太多家族已经用他们的家族命运验证了这句话,难道你们还不明白?”杨素对这一切是看的相当透切的一个人,所谓主弱则臣强。当主强的时候,臣子当然不可能再强。要么臣服,要么就出局。
一家人沉默。李、韦、于、长孙、独孤等一个个关陇豪门的倒下,无不应证了杨素的话,他们无言可心反驳。
第二天,朝会上,易风让宣旨官宣布经于门下省审议通过的几道诏书,分别是关于文武官员六十退休,以及官职每任四年,最多连任两年的诏书。而其中又特别规定,两府的宰相和执政也都只能连任两任。又特别规定,宰相都必须得有州刺史、省布政使的地方任职经历和朝中六部侍郎或尚书的任职经历,才能晋身担任三省主官,入政事堂为相。枢密院的执政也一样,必须有卫府的统兵、作战经验,还得在三衙诸卫中担任过主职,才有机会晋身枢密院,成为执政。而成为了宰执,最多只能任两任八年。任满就不得再连任,同时,若未任满而到退休年纪,也得立即退休。总之。想要当上宰执,已经不再容易,有了重重的障碍。这会使得今后很能只靠着天子的宠幸就进入两府,同时。又严格规定了任期等限制,早早规范避免出现权相的可能。
宣旨官宣读完诏令后。杨素与苏威一起请辞相位,同时请辞的还是枢密院中的韩僧寿,皇帝一一批准,没有再玩三辞才准的谦虚游戏。
朝会过后,易风在延英殿召集诸位宰执们议事,杨素、苏威和韩僧寿三位虽然请辞已经批准,不过还有交接工作,他们还有三个月的交接期,因此三个月后他们依然还是宰执。
“我有一个计划,准备撤州复郡,撤掉目前的三百余州,复设郡治,通过并省,最后在全国设立一百九十余郡,且在县以下设立乡,由朝廷的地方选派吏员管理乡村,形成省郡县乡四级制。各省级别与朝廷中央的各部相同,而郡比原来的州级别要下降一些,为五品,县为七品,乡由吏员管理,流外。”在隋初,曾是州郡县三级,全国有五百多郡,不少郡只领一两个县,郡的管理幅度过小,使其显得多余,与州几乎重叠,因此文帝后来改革,废除了郡,并省了一些州,形成了如今三百余州一千二百余县的行政区划。可中央朝廷直接管理三百余州,这明显又相当的困难,最后又因此先后设立过行台省和总管府,这些新设立的机构也有许多不足之处。易风即位之后,立即把总管府废除了,之后在州上设立了省。这一制度推行不到两年,但效果不错,可现在皇帝又要废州设郡,大家都有些不太明白了,这有什么意义吗?
易风当然不会吃饱了闲的无聊,皇帝政策上每一个举动,其实都是大有深意的。
撤州复郡,并不那么简单。首先,原来隋初时郡有五百多个,但如今复郡,却是要在天下复设一百九十余郡,这可不是简单的复郡,而是差不多减少了一半以上的郡。甚至原来朝廷有三百余州,现在撤州复郡,使得在省与县之间,由三百余州,改为近两百郡,裁减了三分之一。裁掉一百多,当然是很大影响。如此一来,二十余省辖近两百郡,近两百郡辖一千二百余县,一个省辖**个郡,而一个郡辖六七个县,这种层层管辖的数目相对合理,既不太多,也不会太少。
朝廷一下子少了一百多个州郡,也减少了大量的开支,减少了大量的官吏,增强了官府的效律。最重要的一点,原来州的级别比较高,在设省前,州是地方最高级别设置,高等的州是三品。而如今的省级,实际上就是州一级,但当初考虑到省将是一个全新的组织结构,因此没有直接复郡,形成州郡县,而是在州上设省,如此一来,省州这两级都是高级地方官府,三百余州,就出现了数百上千的高级官员。
大量的高级官员当然不会是好事,现在易风直接废州复郡,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郡的级别
《重返大隋娶萧皇后免费在线阅读》 第389部分(第1/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