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页 (第1/2页)
青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赵构听着他一部分一部分的分析完,已经脸色铁青:“汤思退。”“臣——臣在!”“传朕旨意下去,从即日起,全国推行禁铜令——严禁销铸铜器,严禁私自大量窖藏铜器,严禁出口铜钱,由官府回收铜制品!”那宰相心惊胆战地听完他的一通命令,用非常复杂的眼神看了一眼辛弃疾,匆匆的行礼告退。在几年前,完颜亮还是皇帝的时候,金国就已经开始做这件事了。当时这消息传回宋国的时候,也有臣子蠢蠢欲动,还希望在铜币里掺杂锡,用来降低造钱的成本。可这些东西对于大部分文臣而言,都是让人一头雾水的议题。他们没办法抽丝剥茧的看见事物的真相,没办法理解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辛弃疾一口气说到这里,已经略有些疲倦了。他本来就有些感冒,喉咙现在都有些微微发疼了,可并没有人示意他先坐下来喝口水。臣子在皇帝面前奏事,如何能这般的娇生惯养!毫无仪度!“你说,第二件事怎么回事。”赵构已经听得有些倦了,直接唤了个小太监过来揉肩捶腿,端着一盏茶懒洋洋地问道:“怎么个意思?”幼安再开口时,声音都有些低哑。“如今临国和宋国之间交易往来,多有奢侈品、轻工业产品、军备品的进口,而出口的大多为手工艺品,比如布料、绸缎、瓷器等等。”他意识到赵构略有些走神,其他人的表情也越来越茫然,只转身去旁边捧了一只哥窑的墨纹梅花瓶,重新吸引回其他人的注意力。“我举个简单的例子。”他举起这只花瓶,示意大家看一看这个东西:“假如一年卖四箱这样的瓷器,可以赚四百两银子,临国卖一箱玻璃制品,假设也可以赚四百两银子。”“一年的进出只有这些,便是无贸易差。”可是,如果宋国只能卖出去两箱瓷器,却要进口四十箱玻璃呢?那么实物交换不能相抵,还要倒给几十万的贵金属过去。临国银行和财政院的人都态度非常坚决,在支付方式和关税方面态度强硬,而且宋国确实需求临国的商品和武器,不可能不做这笔交易。“你到底想说什么?”赵构不耐烦道:“无药可救,就这么等死算球?”“不,官家,”辛弃疾深呼吸了一口气,认真道:“招商引资的事情,真的不能拖着了。”“大胆!”旁边的几个高官变了脸色:“铺垫这么久,就是为了说这件事!”“刚才陛下还为你辩护,你恐怕是真的收了临国的多少好处!”“招商引资之事完全是被临国牵着鼻子走,多少条款根本看不清楚里头藏着多少算计,签了这合同只会把更多的钱交给临国,你安的什么心!”“官家,这辛弃疾其心可诛,分明就是早就等着分他一瓢羹!”“官家三思,切勿着了这个人的道!”“什么工厂什么生产线,都是些妖魔鬼道!”“够了!”辛弃疾直接沉了脸色,转身看向那几个叫嚣的最为用力的官员,沉声质问道:“你一再阻拦轻工业兴起,不就是怕自己族下的丝绸生意受了影响,从此卖不出去了吗?!”“还有你,”他看向另一个人,声音顿挫有力:“你平时负责接洽玻璃进口的事情,如今不就是怕临安能自己生产玻璃以后,自己再摸不得油水了吗!”他早就接临国那边信息网和从陆游那里套出来的话,把这些人都摸了个透。“口口声声说是为了江山社稷,说是为了大宋子民,可到头来不就是生怕自己少分一碗肉,不顾江河日下社会动荡,也要把这粪水似的脏污都泼到我的头上!”赵构抿着茶,仿佛根本没有听见朝堂已经开始互相争执,如同那斗兽场外的观众一般,在事不关己的看他们互相争斗。“想要让百姓能够生活富足,想要让钱币能够有原来的价值,只有发展生产力和科技,让铸币和造钱引的工艺不断精湛,让耕种的粮食能够丰产,让工场工厂都能开设起来,更多的流民有工可务,更多的钱能流回百姓的手中,才能缓解这附骨之疽!”辛弃疾已经隐忍了太久,索性一口气把这些话都说个干净。“只钻研诗书春秋,只看道德之论,如何能铸好铜币,如何能让秧苗不受虫害,又如何能治水抗洪保卫国家!”“辛弃疾!你过了!”陆游知道再不让他闭嘴这孩子就活不长了,只起身佯装出一副厉色出来:“这种话如何能说出口!是不是读书读坏了脑子,还不跪下来伏罪!”辛弃疾看见那双熟悉的眼睛的时候,才从头脑发热的状态里恍然走了出来,只强行扯了个笑容,缓缓跪了下来,冷声道:“微臣知罪,请陛下责罚。”刚才那几个被戳到痛处的人也恨急了这不知轻重的后生,又有人阴阳怪气的嘲讽道:“这出去读了会书,是不一样啊,都会指着鼻子骂我朝重臣了?”赵构冷眼看向那出声讥讽的臣子,后者立刻闭了嘴。赵构不喜欢这套言论,也不喜欢这种被动的感觉。就好像他遇到了云祈时的那种感觉一样——他在这些沾染了临国气息的面前,仿佛所有的问题都可
《历史群像同人文》 第197页(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