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共青花 (第1/2页)
丙叔佩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共青花
——读《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有感
@丙叔佩史
红旗下育新苗壮,
共青花开正芬芳。
百年风雨砺初心,
青春热血铸党魂。
理想飞扬肩重任,
知识武装胆更刚。
紧跟时代勇向前,
祖国繁荣梦同创。
……
赏析
这首诗歌《共青花》以其深邃的情感和优美的韵律,展现了新一代青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蓬勃生长、奋发向上的姿态,同时与李清照的经典之作《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形成了跨时代的诗意对话,二者之间形成了意味深长的交响曲。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这首词,仿佛是一幅古色古香的水墨画,细腻入微地勾勒出了一个女子在秋夜中孤寂而深情的灵魂画像。首句“红藕香残玉簟秋”,不仅描绘了季节变换带来的视觉与嗅觉印象,也隐喻着主人公内心的细微波动——红藕香气的消散,恰似美好时光的流逝;玉簟(竹席)的凉意,则映衬出她此刻内心的孤寂与冷清,这一幕,虽带有淡淡哀愁,却也同样揭示了她那份在寂静深夜中仍坚守自我、保持优雅态度的不凡气质。
李清照,宋代杰出女词人,她的作品常常围绕日常生活中的点滴细节展开,从中提炼出丰富的情感色彩。无论是春花秋月,还是风雪雷电,在她笔下都能化作最真挚的抒情载体。《一剪梅》里的每一段描述,就像是从她心中缓缓流出的旋律,或温婉、或激越,每一句话都在诉说着那些隐藏于平凡生活背后的故事与心情。
例如,“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这几句,运用了典型的中国古代诗词手法,通过想象中远方恋人的来信,寄托了对远方之人的深深思念。古人常用鸿雁传书来形容遥不可及的爱情,而在这中秋之夜,月光洒满了寂静的西楼,那一抹皎洁似乎也在默默见证着这段缠绵悱恻的感情,使得整个场景显得格外凄美动人。
再看“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直接表达出了主人公内心深处无法言说的痛苦与渴望。两个看似简单的短语,却包含了无限深情与复杂情绪,让人不禁感叹诗人对人性深处情感把握的精准与深刻。这里的“相思”与“闲愁”,既是对自己心境的直接描述,也是对无数因爱情而生的思绪与感慨的集中体现,触动着每一个有过相似情感经历者的心弦。
总的来说,《一剪梅》之所以能够流传千古,经久不衰,正是因为李清照在作品中巧妙地将个人情感与大自然景观紧密结合,创造出一幕幕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她的文字就像一面镜子,让我们在欣赏之余,更能从中找到自己曾经或正在经历的感受,产生强烈的共鸣。因此,这首词不仅是对她个人情感世界的记录,也成为后来无数读者探索内心深处情感波澜的一扇窗,引人不断深入探究,品味其中的奥妙与美好。
《共青花》这首诗以“红旗下育新苗壮”开篇,生动刻画了一群青年在党的引导和支持下,如同春天里被精心培育的小树一样迅速成长的场景。在这里,“红旗下”是党领导和信仰的象征,它给予青年方向与力量,促使他们健康茁壮,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与潜力。这一表述不仅体现了党和国家对青年一代的重视与厚望,也反映出青年们在党的关怀下,获得了实现自身价值与梦想的良好环境。
紧接着,“共青花开正芬芳”一句,采用自然界中最常见的花卉作为比喻,象征青年群体在党的带领下,如同花园中竞相开放的鲜花,各展风采,生机盎然。与李清照词中“红藕香残玉簟秋”的幽怨之姿相比,这里的“共青花”展现的是一种朝气蓬勃、生命力旺盛的状态。青年们正处在人生最美好的时期,他们积极向上,充满创新精神,渴望贡献自己的智慧与汗水,参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进程,展现出了中国青年特有的激情与干劲。
值得注意的是,通过使用“红旗下育新苗壮”与“共青花开正芬芳”这两个自然界的意象进行对比,诗人在一定程度上也呈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情感基调。如果说李清照的“红藕香残”代表了岁月流转中的一种淡雅哀愁,那么“共青花”则传达了一种崭新而热烈的生命力。尽管两者均源自于自然元素,但前者承载着对过往的怀念与无奈,后者则更多的是对未来的期盼与热情,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也反映了作者想要传达的核心信息——在党的领导下,新一代青年将以更加饱满的姿态,投入到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实践中,共同绘制出
《突然读懂的唐诗宋词》 第177章 共青花(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