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足迹 永久书架

第51章 喜峰口 (第1/2页)

晓雨晨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刘廷元不知从何安慰对方,小心附和着,再听说对方竟然为了寻找这个几乎不存在的大船,让自己心爱的学生放弃在辽东的大好前程,去南方寻找虚无缥缈的东西,实在有些惋惜。 不过这两人都是朝堂的边缘人物,此时还不知孙元化已经被任命为登莱巡抚。 蒙元控制区宽河流域,一处蒙元部落。 秋日晚上的风开始变凉,尤其是草原上的风,已经有些刺骨。 喀喇沁部首领巴图围坐在火堆前,手里捧着滚烫的马奶茶,身体的寒冷才似乎被驱赶走了一些。 他望向不远处的帐篷,里面争吵声不断,心中有些无奈,希望这次自己带路之后,这些后金人能够放过部落的族人。 崇祯二年,由于袁崇焕的平辽方略在辽东得以实施,后金军停止了大规模南侵,辽东战场的厮杀声逐渐沉寂。 这平静的表象下,明金双方都在紧锣密鼓的筹划下一步的行动,明朝当然是进一步完善平辽方略,皇太极则是积极笼络漠南蒙元诸部,孤立察哈尔部的林丹汗。 漠南蒙元诸部对于后金的笼络,意见分歧很大,但是搁不住皇太极一手胡萝卜一手大棒子,还时不时的征战察哈尔部炫耀武力,直到把林丹汗打的跑到了朝鲜半岛。 面对如此大的压力,漠南众蒙元部落不得不乖乖听话配合。 不过令巴图疑惑的是,这次后金皇帝皇太极在出兵时,并没有说明讨伐对象是谁,只是让他带路。 喀喇沁部作为漠南的一个小部落,肯定扛不住后金的军事威压,也只能乖乖带路。 帐篷里争吵继续,巴图紧了紧身上的羊皮袄,倒在火堆旁,沉沉睡去。 “老八,你到底什么意思,咱们都出来半个多月了,一场仗没打,人困马乏,如果再这样下去,等冬天来临,肯定死伤无数,你回去怎么交代!” 莽古尔泰指着皇太极的鼻子质问。 旁边的代善阴阳怪气附和:“是啊,老八,这次出来时,你就没交代此次征战的对象,现在半个多月过去了,后勤补给已经快没了,如果实在不行咱们就回去吧!” 老八指的就是皇太极,他是努尔哈赤第八子,所以兄弟几人都称呼他老八! 后金这次出征时,皇太极为了防止消息外露,对外一直没有宣布征战对象,就连他的亲兄弟几大贝勒王爷也没告知。 经过半个月的辛苦行进,一场仗没打,损失后勤物资无数,导致代善和莽古尔泰对皇太极不满,再加上没能继位和去年的宁远战败,这两大贝勒爷试图对皇太极的权威发动挑战。 “老二,老五,你们不要急嘛,咱们这次出兵肯定会满载而归!” 老二指的是代善,老五指的是莽古尔泰。 皇太极不慌不忙安抚着两位兄长的不满情绪,拿出地图,指着上面的一个点,继续说道:“咱们现在是在这,看这,这里是喜峰口的大安口和龙井关......” 此时代善和莽古尔泰才明白皇太极的用意,此次他们出征费劲千辛万苦绕路,只为进攻大明,但是大明的关口历来防卫严密,易守难攻,怎么可能攻的进去。 皇太极却神秘一笑,说他有自己的渠道,已经获知此时喜峰口塞垣颓落,军伍废弛,很容易攻破。 最后两人的挑战行动,在皇太极的坚持与岳托等贝勒的联合反对下,烟消云散。 随后这两人又在皇太极“入关可以肆意抢掠”的承诺刺激下,重新聚起战意,嗷嗷精神。 崇祯二年十月初五,袁崇焕带领关宁铁骑,披星戴月,历经四个日夜赶到冀州镇,希望能够进城加强布防。 蓟州巡抚王元雅听说过袁崇焕的作风,毛文龙那是说杀就杀,担心对方进入冀州镇后,会剥夺自己的兵权,以防止奸细进城为由,拒绝袁崇焕关宁铁骑进城,并委婉表示了一下自己对骑兵的理解,骑兵就要发挥骑兵的优势,适宜在平原空地作战,不适宜进城死守。 其实现在崇祯的旨意已经到达了蓟州,让王元雅做好防守准备,朝廷正在集合大军,前来支援。 但是朝廷的旨意中却没有提及袁崇焕的支援。 这就导致王元雅有了拒绝袁崇焕入城的底气,我不让你入城,是因为我没有接到朝廷的通知。 袁崇焕气的跳脚,他作为关宁铁骑的统帅,能不知道骑兵最大的优势吗?不过对方的态度着实让他恼怒,恨不得此刻就冲上城墙,干掉这个王元雅。 他的本意确实也是进入蓟州后,直接接收城内防务,原因是他信不过蓟州的这些卫所兵。 袁崇焕没有办法,只能安排军队寻找合适地方安营扎寨,并派遣一直先锋军前往遵化帮助卫所兵驻防。 喜峰口又三个关键关隘,分别是由东向西分别是龙井关,洪山口和大安口。 离遵化最近的是大安口,也是喜峰口最关键的隘口,所以派兵增援很有必要。 而他自己统帅关宁铁骑坐镇蓟州,原因无他,平原才是发挥骑兵优势的最好地形,如果让关宁铁骑去守城,实在是浪费。 十月初十,皇太极率兵抵达喜峰口长城以北,不知是虫洞的影响,还

《明末有2亿人吗》 第51章 喜峰口(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