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足迹 永久书架

第12部分 (第1/4页)

吻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对了,清人呢?多尔衮十五日在翁后,见到了吴三桂的请兵使者,得知了原委。好家伙!这么大的馅饼掉下来,岂有不受之理?心中虽然有点狐疑,但也不妨碍他改变行军方向,朝着山海关而去。

起以雄关定中原(2)

吴三桂请兵之初,并不知清军已在征明的路上,他的计划是多尔衮按过去老路线入塞(西协、中协),而他则从山海关而来,双方合力攻打北京城。很显然,多尔衮并未按照吴三桂的请求去做,也难怪,一个强者怎会任你摆布,何况你根本就没有提到一个“降”字。

既然这样,机不可失,失不再来,那就疾驰而去吧,没想到多尔衮与李自成竟是半斤对八两,那边慢腾腾,这边迟缓缓,二十日清军才行至连山,接到了吴三桂第二封求援信,直截了当地求他救援山海关,因为李自成的大部队就快到了。

清军这才一昼夜疾驰二百余里,二十一日傍晚到达山海关外,很快便与唐通所部交了一次锋,轻松败之。想必李自成不用多久,便会知道满洲人来了,那么第二天的决战,大顺军打的也不应该是一场无准备之仗。

多年死对头走到一起可不是那么容易的,吴三桂自然是一片诚心,可人家一时半会儿哪能看清呢?多尔衮很谨慎,说他精明干练行,勇略不足也可,就看你站在什么角度了。反正到了山海关大门口,纵使你吴三桂派多少使者前来恳请,他就是不愿进去,领大军驻于关外四五里远的欢喜岭,并严令当晚“披甲*,夜半移阵”。

吴三桂一看急了,这样下去怎么行呀,只好一大早亲自去见多尔衮,求其入关。双方一番交涉,多尔衮感受到了他的诚意,疑虑大减。双方达成了一个口头协议:“桂念腹背受敌,势不得全,乃与清帅约云: ‘从吾言,并力击贼,吾取北京归汝。不从吾言,等死耳,请决一战。’问所欲?曰: ‘毋伤百姓,毋犯陵寝。访东宫及二王所在,立之南京,黄河为界,通南北好。’清帅许之,攥刀说誓,而以兵若干,助桂击贼。”(《谀闻续笔》卷一)

这个协议是否存在,历来纷争不一,难有定论,存在的可能性也许更大一些。清人这次出兵,最高目标一开始也不过就是取得河北数省,真像协议中所言与明以黄河为界,那不就实现了吗?而他吴三桂刚请兵时,便有了给人家财帛再裂地以酬的打算,最后达成这样一个协议也属正常了。

后来,战败于山海关的李自成想和谈时,吴三桂提出的一个条件也是:“请归太子二王,速离京城,奉太子即位而后罢兵。”(谈迁《国榷》)李自成答应,如果让他顺利撤离北京,即把太子二王交出来,二者于是成交。倘使没有与多尔衮协议在前,吴三桂这样做那可就里外不是人了。

再过三十年,吴三桂起兵反清时,激昂的檄文中就曾愤然指责多尔衮背盟,义正词严的样子真不像编造出来的,而当时清廷的反应也并非坚决否认,倒有点刻意回避的味道,若其间没有猫腻会如此吗?再说了,清人占了京城后,刚开始也是按照黄河为界行事的,并没有打算南下,与他们起初的战略相吻,也与这个协议内容相合。这方面以后再说,还是继续看那命运攸关的山海关大战吧。

能够达成这样的共识,多尔衮是高兴的,因为入主中原的空前伟业在向他招手了。而后他又提出要求,为便于战场上同大顺军相区别,吴军将士们都要剃发,因时间太紧迫来不及了,便定以肩膀上系块白布作分辨。吴三桂是当场剃了发,等于是降了清。接着双方又歃血定盟,一番肝胆相照的激情宣泄后,抗顺统一战线正式形成了。也就是从这时开始,吴三桂已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历史的大势也更不会按照他的设计来演进了。

起以雄关定中原(3)

随即,清军有史以来第一次入了山海关,左翼英王阿济格率万余骑入北水门,右翼豫王多铎领万余骑入南水门,多尔衮自统主力入关中门。清吴一旦联手,李自成败局已定。

清军战斗力本来就强,人马最少也有十四五万,再加上吴三桂的五万,算算多少人吧;而李自成只有六万人马,即便沿途收容了唐通的部队,也不会超过八万,与人家相差太悬殊了,怎能打得过?老李呀,兵力太分散,还有主力部队在外面,现在后悔了吧?

四月二十二日,大顺军先与吴军在石河西红瓦店一带再来一番拼死搏斗,惊天地泣鬼神啊。大凡一个民族衰弱时,最勇猛的表现一般都是在窝里斗中,这次自然也不例外。双方苦战了大半日,下午时分,吴军支持不住了,大顺军也已筋疲力尽。

就在此时,一

《大清真正的门卫是什么样》 第12部分(第1/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