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足迹 永久书架

第228章 入局(完) (第1/3页)

大侠吃香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安乐阁。

“这剑诀,为当年青莲居士李太白所创。”

阳叔子盘膝坐在一侧小案后,一面看着萧砚蹙着眉翻阅那册剑诀,一面兀自用架子上的茶炉开始煮茶,道:“天宝三年,李太白侍奉翰林,然天子呼之不朝、奉诏醉中起草诏书、引足令高将军脱靴,豪气冲天,就此被赐金放还”

他说到此时,眼中已有向往之态,定定望着开始沸腾的茶水片刻,才继续出声。

“此后,李太白一度于江湖中匿迹,不得其踪,天下人皆以为这一诗仙就此沉沦,无不扼腕叹惜,其后诗仙之名不复以往。然,八年后,李太白忽于嵩山以将进酒登剑仙之境,四海俱惊,蜂拥而入嵩山,却只见石碑上唯有以剑痕刻下的一百七十六字而已

所谓: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这首七言歌行在场的萧砚和上官云阙当然耳熟能详,不提萧砚,上官云阙甚至都是如雷贯耳、倒背如流,毕竟这是一篇流传全唐近两百年世间的名诗,不可谓不知。

但从阳叔子口中念出来,却有一股旁人不能及的故事感,便就是上官云阙,此刻似乎都听出了阳叔子语序中的言志之意。

“以诗仙转剑仙者,千百年来,唯李太白一人而已。”阳叔子斟了一盏茶,指着那册剑诀道:“而其登剑仙三年后,安史之乱爆发,据传李太白曾助颜杲卿守常山,并一人独战史思明麾下贼将二十余人于近千人之围杀中轻松突围,但可惜求援太原尹王承业未果,常山终究沦陷,颜太守亦殉国而终。至此,李太白心冷而入蜀中”

阳叔子语序一顿,道:“这青莲剑歌,便是老夫年少时游历蜀中时所得,但仅得残篇有九,计九式,余下一式惊鸿,乃是集前九式大成所创,为数十载观青莲剑歌之所悟所得,威力甚大,往往能够越阶对敌,持用者愈强,所施展的威力便愈高,故江湖上才有惊鸿一出、非死即伤的流传,实是集青莲剑歌于一体,聚九式之霸道于一式,使敌不可硬抗,多为对强敌所用。”

听罢,上官云阙便捻着头发丝冷哼:“说来说去,就算是李太白的招式,也不过一残篇,你真以为能和大帅抗衡呐?你这厮存的什么坏心思,也不看看自己有几斤几两,我呸!”

阳叔子自然不恼,唯只是平静的举杯饮茶,道:“老夫实则天资愚钝,并无习武之天赋,然能自保于江湖,便是凭借这一剑诀,数十载来,老夫虽未习内功,但仅修这剑诀,内力就已能浮于天位之上,剑仙传承,不可能仅次于此,无非是老夫愚钝而已。”

话毕,他便看向萧砚,淡定道:“太子殿下乃不世出的人杰,天赋、悟性尽皆远高于老夫,不求这剑诀能给太子添上多大的助力,若能在关键之时能有一用武之地,老夫便已无憾尔。”

上官云阙不由鄙夷无语。

你这厮在这里对萧砚一副尽心尽力的模样,又是赠剑诀、又是拍马屁的,你家那六年来只学了一手医术的好徒儿知道吗?

他当然不会管阳叔子这厮到底想做什么,便当即转向萧砚,道:“萧郎啊呃,太子?”

萧砚摆了摆手,并未立即应声,而是先合上了那一剑诀,进而闭目思索了下,脑子里已然响起一道许久未曾使用的机械声。

剑意检测到上品剑技,剑技残缺三成,宿主是否需要自动演练修补?完成率可达百分之八十三。

提示:此剑技可由宿主自行补之,检测到宿主剑道一途已臻化境,等级已高于剑意,自行修补可达到百分之百完成率提醒宿主,剑技最后一式缺陷甚重,建议自行修正,方能完整嵌合。

仅在这么一息,待萧砚睁开眼,眸中已有一抹靛蓝寒光猝然闪过。

这时候,他才对着上官云阙坦然负手。

“以前怎么唤我,以后也怎么唤便是。我留你在这,便没将你视作外人,所谓太子之称,大唐社稷重复之前,勿复多提。”

上官云阙听过此话,反倒是有些不知该怎么出声了,遂只是小心翼翼的搓着手掌,道:“萧君侯,你莫要听信这厮的话,大帅真是个不好相与的人呐,你可不知道,他的手段,玩都能把咱们玩死,阳叔子这货就是想坑咱们,伱不知他徒儿李星云是”

“我知道。”

“你、你知道?”上官云阙一时愣住。

“自然知道。”萧砚再次坦然应声,亦无视阳叔子那有些怪异的眼神,拾起那置于桌上的玉契,仔细看着其上用于核验的同字

《不良人各路王侯齐聚》 第228章 入局(完)(第1/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