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足迹 永久书架

第170章 了解情况,汇报工作 (第1/2页)

国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二天,李东泽终于毫无牵挂,领着靳曙光和李富龙返回了晋省。 趁着夜色三人回到了上店村,没有惊动任何人,也没有事先准备,三人只能在一张床上凑乎了一晚。 第二天,李东泽叮嘱了孟大爷一声,让带着两人找一些材料,在自己那屋再安置两张床。 他则一个人朝厂子里赶了过去。 乡里可以下午再去,只有村里一切正常,他才会放下心来。 人们看到支书回来,都是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 走到哪里,都是嘘寒问暖不断,李东泽回到这里能体会到和家里不同的温馨场面。 去到哪个厂子,李东泽都会例行和厂子的管理人问询一遍,每个厂子里的负责人,也会事无巨细的把最近发生的事和李东泽述说一遍。 几个厂子早已走上了平稳的快车道,根本也不会发生事情。 要说唯一发生的事情,那就是几个厂子都在增产,可以说每个厂子都在高速运转,马力都开到了最大。 最让李东泽震惊的还属拖把厂,快一年时间了,产量不见萎缩,依然是稳中有升。 这最大的功臣,莫过于燕京的徐大勇和上店的王胜利。 两人现在已经疏通了全国的运输路线。 二人的忙碌李东泽是深有感触的,李东泽回燕京几次了,都很难在燕京见到徐大勇。 这也导致自从两人分手再没见过一面。 为了奖励二人,李东泽也是又把拖把的价钱降低五分钱,这也许才是拖把能走的更远的原因。 走的远就会导致成本加大,成本大了,他们的利润就小了。 本来李东泽这样做是为了奖励二人,可是却让李东泽的效益更加好了。 这也就印证了那个那句话:不舍不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有舍必有得! 村里和地里的事情了解清楚后,这才有时间和王明礼这个财政大臣了解情况。 王明礼见了李东泽的第一时间,自然就是交钱,交账本。 李东泽对王明礼这个认真劲也是毫无办法。 随着存款单据的到手,李东泽也从上一秒的一穷二白,又变得腰缠万贯了。 不过这一次,李东泽倒也没有着急的把钱用掉的想法,只能慢慢的等待时机。 一上午在上店村里了解完情况,找到刘长贵安顿了一些事情。 这林教授再有七八天就要到了,这蘑菇培育大棚李东泽还是弄在上店村合适。 培育蘑菇用到的架子这就要加紧时间制作了。 交代完刘长贵 ,李东泽领着靳曙光和李富龙二人赶往了市里。 直奔第一塑料厂,定制塑料袋,做完这事,这也算把林教授交代的事情都办妥了,现在就是静等林教授到来。 林教授来了这里,当然不能和他住在破烂的村委会,他已经叮嘱王明礼回去收拾几间屋子出来。 二进的院子,空屋多的是,住的地方自然不成问题。 而此时,李东泽则去到了乡政府,第一时间来到贾国权的办公室。 “书记,我回来了,过来是跟您销假的。” 贾国权可没有托大,从办公桌后面绕了出来。 拉着李东泽坐在了沙发上,说道:“东泽,你可不是请假,你是一直奔走在为全乡百姓谋幸福的道路上,怎么样事情办的顺利吗?” 李东泽笑眯眯的说道:“非常顺利,不过闽省的专家们过来还需要几日时间,我把该准备的已经准备妥当,人一到位,就可以上手了。” 汇报了情况,李东泽也该了解了解政府的情况了,毕竟在其位就要谋其政。 “书记,这段时间乡政府没出什么事吧?” 贾国权述说道:“能有什么事,都被你治理的井井有条,就像一个机器不停的运转着。 榆树沟村养猪场的种猪,仔猪,已经在畜牧办的同志协调下已经全部进场了。 不得不说你是真厉害,不出手则以,一出手就是三千头的生猪基地。 这在晋省绝对是最大规模的了,全国估计也排上号了。” 贾国权又说道:“上新营村的挂面面粉厂,设备已经在石书记的协调下已经运了过来,不过唯一美中不足的是,设备是市里的一家面粉厂替换下来的旧设备。” 李东泽听后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妥,这毕竟是打着乡镇企业的旗号建的厂子。 这要是他个人弄的话,旧机器也未必能弄得到。 现在国内对机器设备可是管控的很严格。 李东泽是来和贾国权汇报工作的,现在却返了过来,成了贾国权向李东泽汇报工作了。 贾国权把近期发生的事,都详详细细的和李东泽述说了一遍。 李东泽已经心中有数了,说道:“书记,那我就先回办公室了,现在又有点新的想法,我该回去落实了。” 贾国权一听这话,立即激动起来了,刚忙说道:“东泽,你又有新项目了?” 李东泽笑眯眯的说道:“是有想法了!您就瞧好吧!” 李东泽卖了一个关子,大踏步的出了贾国权的办公室。 贾国权笑眯眯的看着李东泽的背影,心里不禁感叹,人家这脑子是怎么长得啊! 出去绕上一圈,这想法就接踵而来,自己当了二年的乡党委书记了也没想出来一个点子。

《拒绝回农村养老》 第170章 了解情况,汇报工作(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