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足迹 永久书架

第360章 曙光完婚,路遇熟人 (第1/2页)

国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对于靳曙光老家来人,李东泽也有他自己的考虑,就当是来的高堂。 到时候二人拜堂成亲,总不能到了拜高堂的这一个环节,高堂上面空空如也吧,这让一对新人多少心里还是有点儿心酸难受。 所以李东泽为了照顾一对新人的感受,他就把靳支书请了过来。 虽然李东泽对结婚的程序没有什么经验。 但是在一众老人的教导下他还是做到了面面俱到,他可谓是两头跑,忙完男方这头还要去女方那头。 作为女方,嫁妆还是要自己准备的,八条新棉被,从1.5斤到八斤的,这足矣可以盖上20年了,但这是标配。 李东泽虽然表示无奈,但还是都给提供充足,毕竟谢桂芳母女二人来燕京时间不长,也没多少存款,所以准备这些东西都是李东泽全权负责。 不知道情况人还当他是两个人的长辈呢! 各种颜色的缎子被面,大红大绿,喜气洋洋,现在的缎子,无论还是做工还是工艺,那都是质量特别的好。 可是在时代的演变过程中,这些东西逐渐的,退出了历史的舞台,这些缎子被面,就是这个年代非常有代表意义的一种东西。 这时候女孩的陪嫁都要准备一个樟木箱,把东西放在里面,这显示着这是重要的陪嫁。 而且在这个年代,有一个特殊的环节,那就是女孩用的新被子,必须要由母亲请一个全福的女人来缝制才行。 这就是母亲对女儿的最好的祝福,祝愿自己的女儿在往后的日子里幸福,父母不全的,家庭不全的,都不能动新人的嫁妆。 可是在这个年代里,刚刚经过了动荡,找一个全福的女人来缝制这个被子,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最后无奈,李东泽的母亲范席娟亲自承接了这项任务,但是一旦承接了这个任务的女人,一般还特别的有自豪感。 有的人不禁要问了什么是全福? 全福就是指这个人双方的父母健在,儿女双全,这就是指全福。 又有人会说了,这就是穷讲究越穷的年代,讲究越多,其实这才是传统文化,虽然社会是发展了,社会是进步了,可是逐渐的一些传统文化也就全部丢失了。 这也不知道是民族之悲,还是民族之幸? 办酒席的地方,李东泽也没有选择去御膳坊,而是直接在宅子里面搭了几顶帐篷,选择了在家里办喜事。 因为他觉得这才是有意义,接地气,反正也没多少桌,也就六七桌的样子,所以在院子里面办酒席绰绰有余。 这一天,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两辆带着大红花的汽车,缓缓的从南锣鼓巷向皇城根驶去,虽然娶亲的车队只有寥寥两辆车,但是在这个年代,这也是独一份的存在了,在这个年代里,这件事也会被传为一段佳话的。 两地相距也不远,但是李东泽故意放慢了车速,足足半个小时才到了地方。 此时的积善堂也早是披红挂彩,因为这里就是杜爱萍出嫁的地方。 一番礼数完毕,靳曙光直接把新娘杜爱萍抱上了婚车,在女方这里,可以说没有怎么耽误时间。 可是当车队驶离积善堂,向男方的婚房驶去的时候,才走到半路,两辆婚车就被截停了下来。 原因不是耍笑新娘,拦下的车辆,而是被一群乞丐拦住了去路。 这个年代,这样的事情可以说很常见,尤其还是用车结婚的人,一般发生这样的事情,主家一般都不会动怒,而且还会,主动的上前解决这件事情,喜糖喜钱自然是少不了的。 可是当李东泽看到这一伙人的时候,却是不由的眉头皱了起来,因为他在人群之中发现了两个熟悉的身影。 这让他心中的怒火不由得升腾了起来,可是今天是靳曙光大喜的日子,李东泽直接选择了忍气吞声,他交给副驾驶肖亮一些钱,让他赶快驱离这些乞丐。 此时,坐在后座的靳曙光也发现了乞丐中熟悉的身影。 说道:“董事长,那好像是……。” 可是话还没有说完,直接就被李东泽挥手打断。 李东泽说道:“你今天什么事儿也别管,好好结你的婚,这事儿以后咱们再处理。” 李东泽这样说了,靳曙光也不好再开口。 虽然两个人没有再开口,但是两个人此时心中已经发生了惊涛骇浪,任谁也不会想到这两个人会走到如今这种地步。 乞丐接过肖亮递过来的红包,欢呼雀跃的离开了拦车现场。 婚车继续前进,婚车没有再走多远,又被一伙人截住了,好在这次不是乞丐,而是靳曙光的一群战友。 一场婚闹拉开序幕,虽然是称作婚闹,但是这个时候的婚闹可没有后世那样玩的,五花八门。 只是简单的推推搡搡,人们笑呵呵的,这就算是婚闹了,现在人图的就是一个开心,而不是把这个变成一种手段,看一对新人出丑。 兴高采烈的一场婚闹结束,一对新人进到了新房。 靳支书作为今天男方的高堂,还给了新娘一个礼物,这个礼物在这个年代也足够份量了,是一枚金戒指。 李东泽看到以后,也是对这个靳支书高看了一眼,看来当初

《拒绝回农村养老》 第360章 曙光完婚,路遇熟人(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