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御书房内的战略探讨 (第1/2页)
冷榆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御书房内,烛火仿若惊惶失措的幽灵,在幽森的暗夜里瑟瑟颤抖、飘摇不定,那昏黄黯淡的光影于墙壁上如鬼魅般张牙舞爪地晃荡,恰似在为这大明岌岌可危、宛如风中残烛般的国运哀恸悲号、惴惴难安。崇祯与榆翔相对而坐,案几之上,各地加急奏报堆积如山,仿若沉甸甸的灾厄巨石,每一份都承载着令人窒息、仿若丧钟轰然鸣响的噩耗,层层重压,似要将人的脊梁生生压断,直让人喘不过气来。
崇祯双眉紧锁,仿若被愁苦的铁链死死缠绕,眼眸深陷,血丝仿若密织的蛛网纵横交错,那其中满溢的疲惫与焦虑,仿佛具有实质,能将周遭的空气都浸染得凝重压抑。他率先打破这令人窒息的死寂,嗓音沙哑暗沉,仿若从干涩欲裂的喉咙艰难挤出,带着无尽的无力感与悲戚之意:“师父,如今这局势,真真是陷入四面楚歌、十面埋伏的绝境啊!后金在北方仿若恶狼饿虎般眈眈相视,屡屡兴兵犯我边境,铁蹄践踏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村镇瞬间沦为阿鼻地狱,百姓惨遭屠戮、哀号遍野,惨不忍睹;内地呢,流贼又似那燎原的熊熊烈火,四处蜂起、肆虐纵横,所到之地,生灵涂炭、饿殍满地,百姓苦不堪言,深陷水深火热的炼狱之中。朕每念及此,便仿若坠入冰窖,寒彻骨髓,辗转反侧、夜不能寐。这大明的江山,难道真要在朕的手中如破碎的琉璃般,彻底毁于一旦?”言罢,他悲愤难抑,一拳狠狠砸向案几,仿若要将满腔的愤懑与无奈宣泄而出,那满案的奏报受此冲击,顿时如雪花般散落一地,恰似这破碎凌乱、满目疮痍的山河,令人心碎。
榆翔见状,微微叹气,那叹息声仿若深秋时节,寒鸦掠过枯枝发出的凄厉哀鸣,带着无尽的萧索与落寞。他俯身缓缓捡起奏报,动作轻柔得仿若在捡拾这大明支离破碎的希望之羽,随后起身,神色凝重如铅云压顶,语调缓慢却透着不容置疑、斩钉截铁的坚定:“陛下,当下局势固然危如累卵、朝不保夕,但并非全然绝境,犹存一线曙光、转机暗藏。臣以为,当务之急,切不可陷入两线作战的泥沼,徒耗国力,作困兽之斗。攘外必先安内,此乃破局的关键锁钥,唯如此,方能于绝境中寻得生机,挽狂澜于既倒。”说罢,他目光如炬,仿若夜空中最璀璨的星辰,坚定地望向崇祯,试图以眼神传递一丝镇定的力量,宛如在混沌黑暗中点亮一盏指引方向的明灯。
崇祯听闻此言,猛地抬起头,眼中满是疑惑与惊愕,仿若听闻了颠倒乾坤、惊世骇俗之语:“攘外必先安内?师父,您此话怎讲?后金屡屡犯境,那铮铮铁骑纵横驰骋,屠戮我子民,践踏我疆土,乃是心腹大患,若不全力抵御,岂不是任由他们如入无人之境,将我大明国土肆意瓜分、拱手相让?”
榆翔缓缓站起身来,踱步至悬挂于壁上的那幅巨大地图前,手指仿若带着千钧之力,沿着大明边境徐徐划过,所经之处,仿若能亲眼目睹烽火连天、硝烟弥漫,百姓流离失所、血泪交织的人间惨景:“陛下,您且看,如今我大明国力衰微,兵力分散,仿若一盘散沙,难以凝聚起强大的力量。既要应对后金的精锐铁骑,又要分兵围剿各地流贼,长此以往,只会疲于奔命,被两方拉扯,耗尽最后一丝元气,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后金虽来势汹汹,但他们所求,归根结底,无非是土地、财帛。我们不妨暂且放下身段,与之和议,许以一定好处,权当是饮鸩止渴、壮士断腕之举,换取宝贵的喘息之机,以待日后重整旗鼓、东山再起。”
崇祯面露难色,仿若被霜打蔫了的残花,蔫头耷脑,来回踱步,脚步急促慌乱,仿若热锅上的蚂蚁:“和议?这谈何容易。朝中那帮大臣,各个自命不凡、孤芳自赏,以气节自诩,若听闻和议之事,定会群起而攻之,视朕与卖国求荣之徒无异,唾沫星子都能将朕淹死。”言及此处,他的思绪仿若被历史的洪流裹挟,回溯至崇祯十四年那惊心动魄、波谲云诡的一幕。彼时,清军大举进攻松山、锦州诸城,战事吃紧,明军难以招架,节节败退。随着秋冬季节的来临,天寒地冻,“天寒水冻,草料艰难”,清军亦难以久撑。值此关头,皇太极妄图和崇祯和谈,欲在退军之前狠狠敲诈明朝一笔钱财。他通过蒙古人将和谈的愿望悄然透露给崇祯。崇祯得到消息后,思量再三,决定姑且一谈。他秘密召集内阁首辅周延儒、大学士谢升、兵部尚书陈新甲等人密商对策。那陈新甲,本是奉朕之托与后金密谈合议,却被东林党揪住把柄,朝堂之上,大骂其卖国求荣。陈新甲与皇太极的和谈,明明是遵朕旨意,朕却为了平息主战派的汹汹怒气,划明界限,无奈之下,只得下令将陈新甲打入大牢。
彼时,唯有大学士谢升斗
《再次回到18岁韩剧全集》 第3章 御书房内的战略探讨(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