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酒泉 (第1/2页)
兰台令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和阿秀在一起的时候,氛围总是带着几分温情与感慨。在经历了家国的变故后,阿秀多了几分坚韧与内敛。
霍去病与她相处,总会不时地提起弟弟金日磾。而每谈及此人,霍去病的脑海中就会不由自主地浮现出那个八九岁的李陵的模样。李陵小小年纪,却已展现出非凡的聪慧与果敢,让人见之难忘。
霍去病心底不禁泛起一丝遐想,暗自思忖:若是自己能有个这么出色的儿子或者弟弟,那该多好啊。
时间久了,次数多了,一旁的老仆霍甫似乎看透了霍去病的心思,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略带调侃的笑意,轻声说道:“少爷,儿子现在就算您马上生,也不能一下子就长那么大呀。” 说罢,还朝霍去病扬了扬眉。
霍去病微微一怔,随即反应过来,无奈地摇了摇头,苦笑道:“你这话说得倒也在理,我这一时心急,倒是糊涂了。”
霍甫眼珠一转,凑近霍去病,神秘兮兮地低语道:“少爷,虽说儿子急不得,可好像可以有个弟弟。您看,这往后的日子还长,有个兄弟帮衬着,总归是好事。”
霍去病闻言,不禁瞪大了眼睛,满脸疑惑地反问道:“我有弟弟?我怎从未听闻此事?”
霍甫挺直了腰板,一本正经地说道:“少爷,府里的一些事儿千头万绪,牵扯甚多,有些事儿还没来得及跟您细说。您只管放心,这家里的事儿我心里有数,我这就去安排安排,该让少爷知道的,定不会瞒着您。” 说罢,霍甫便匆匆离去,留下霍去病一人站在原地,若有所思。
再说那浑邪王归汉一事,当真在大汉朝堂内外掀起了不小的波澜。这四万多匈奴人归降后,汉武帝为了展现大汉的宽厚包容,鼓励更多的匈奴人放下武器、归顺大汉,特意下旨安排他们的生活。不仅划拨了肥沃的土地供他们耕种安居,还送去了大量的粮食、牲畜,让他们衣食无忧。
一时间,这些归降的匈奴人生活条件竟比许多普通的大汉百姓还要优渥。如此大规模的物资调配,使得国库支出骤增,甚至一度出现了国库空虚的局面。
这一举动可惹恼了朝中以汲黯为首的一众大臣。汲黯为人刚正不阿,眼里揉不得沙子,他听闻此事后,气得吹胡子瞪眼,朝堂之上便公然进谏:“陛下,此举万万不可啊!臣听闻如今那些匈奴降卒,过得比我大汉百姓还要滋润,这哪里是归降,分明是我们请了个祖宗回来供奉!从古至今,只见过归降之人成为奴仆,为我朝效力以赎前罪的,何时见过这般反过来优待他们,还让他们生活得以大幅提升的例子?长此以往,我大汉百姓该如何看待?国威又将置于何地?” 汲黯言辞恳切,句句直击要害,朝堂之上顿时议论纷纷。
汉武帝本就因国事繁忙、诸多决策劳心费神,此刻听到汲黯这番毫不留情的谏言,龙颜大怒,猛地一拍龙椅,怒喝道:“汲黯,你给朕闭嘴!身为臣子,当注意修身养性,莫要在此胡言乱语,扰乱朝堂!” 尽管汉武帝如此斥责,但事后静下心来一想,也意识到不能对匈奴人太过优待,否则确实容易引发诸多问题。
于是,他权衡利弊之后,下旨将这些归降的匈奴人迁移到了边塞地区,进行集中管理。既给予他们一定的生存空间,让他们能够安居乐业,又能凭借边塞的军事力量对其加以管控,以防不测。这般种种细节,背后实则蕴含着复杂的考量和艰难的政策决策,既展示了大汉作为天朝上国的包容胸怀,又不动声色地保持了对匈奴的压制态势,可谓是用心良苦。
而霍去病呢,他对于朝堂之上这些弯弯绕绕的事儿,向来是不愿过多伤脑筋。在他看来,只要能把休屠部安置妥当,让这些归降之人真正融入大汉,不再生乱,那便足矣。
他也不着急班师回朝,皇帝和大姨问起,就回禀说如今休屠部浑邪部的诸事刚刚有了些眉目,虽说大局已定,但仍有不少琐碎之事需要处理,尚有匈奴诸多隐患需一一排查化解。
汉武帝收到奏报后,大骂霍去病不就是怕回去挨板子不自由。但他也知晓前线将士的不易,虽说心中盼着大军早日凯旋,也不便强行催促。无奈之下,只得派人前往犒劳。使者一路快马加鞭,赶到前线营地时,还带来了一坛御酒。这御酒可是皇宫大内珍藏之物,香气四溢,光是闻上一闻,便觉心旷神怡。
霍去病接过御酒,心中满是感激。他本就不喜欢独享皇帝的赏赐,在他看来,这战场上的每一场胜利,都离不开众将士的浴血奋战,每一个军功章,都应当有他们的一份力。
可眼下这酒少人多,若是均分,每人所得不过寥寥
《丝路路线》 第157章 酒泉(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