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 (第1/4页)
桃桃逃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孔子有一个弟子叫子贡,有一次他问老师:“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这世上有没有一句话可以成为人终身行为处事的标准呢?孔子回答说:“大概是‘恕道’吧,自己所不想要的任何事物,就不要加给别人。”(《论语?卫灵公十五》)
孔子教育以仁为中心,如何行仁,那就是恕。如《论语?颜渊篇》中仲弓问仁,孔子答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孟子?尽心篇》说:“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孔子认为,对待别人要能换位思考,推己及人,对人要理解、宽容。这样看来,儒家所提倡的“恕道”的外延基本上就是理解和宽容,以律己之心律人,以恕己之心恕人。也就是所谓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
任材使能,所以济物
所谓的“材”,指的是有应变能力、有统筹规划能力、具有领导才能的人;所谓的“能”,是指执行能力很强、能够将规划贯彻、落实为具体行动的人。统筹全局,知人善用,将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上,使得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各个部门通力合作、默契配合,就能实现整个大局的稳定与发展。
诸葛亮在用人方面堪称慧眼,但却在一出祁山时犯下了难以弥补的错误——任用马谡为主将镇守街亭。马谡以为自己熟读兵书,不听王平的劝告在要道扎寨,却命全军在山上下寨,被魏军切断水源,全军覆没,致使街亭要道失陷,而阳平关危,致使孔明一出祁山不果,粮道既断,不得不退兵。马谡失街亭是三国后期一件大事;从此西蜀再无北伐能力,直接影响了当时形势;自此一役;蜀益弱;魏更强;蜀势已危。所以军国之争,用人乃生死大事,一步之差而满盘皆输。
第26节:素书(26)
在知人善用方面,曹操则深明其道。据记载,曹操征张鲁前,曾给合淝护军薛悌一封密函,上书“贼来乃发”。不久孙权率十万众来围合淝,此时张辽、李典和乐进三人共守合淝,众人拆开密函一看,曹操在信中对合淝的防御和进攻作出了周密的部署:若孙权至,张李二将军出战,乐进守城。这三位将军“素皆不睦”,然而张辽在曹操的指示下表示坚决出战,以攻为守,此举感动了另外二人,决定放弃个人私怨,愿意听从张辽的指挥,共同抗敌。乐进生性怯懦,过于谨慎,正好适合守城。结果合淝一战,张辽与李典在逍遥津以步卒八百,破孙权军十万,创下了战争史上有名的以少胜多的案例。
殚恶斥谗,所以止乱
一个国家,如果朝堂之上奸邪当道、佞臣专权,不仅横行霸道,危害四方百姓,而且败坏朝纲、陷害忠良,致使国家陷入混乱的状态,甚至遭遇灭亡的命运。若能杜绝奸诈邪恶之辈,排斥谗言,任用忠良,就能防止祸乱的发生。
谗言自古是祸乱的根由,历史上因听信谗言而深受其害的例子屡见不鲜。曾参因被人误传杀人而使得母亲不敢与他相见;楚怀王听信令尹子兰和靳尚的谗言将屈原放逐,最终家国天下终成过眼云烟;宋高宗听信秦桧谗言而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岳飞杀害,南宋从此无力回天,一直委曲求存,向金人俯首称臣,直至后来为蒙古所灭。小到个人的生命,大到国家的存亡,都因一句谗言而倾覆,谗言的力量竟大到如此的地步!
世人对谗言一向深恶痛疾,孔子痛斥谗言是“利口覆邦家”(《论语?阳货》);《诗经》中有一首诗表达了人们对进谗之人的痛恨:“彼谮人者,谁适与谋,取彼谮人,投畀(给与)豺虎!豺虎不食,投畀有北!有北不受,投畀有昊(天)! ”(出自《诗经?小雅》)意思是那些谗谮小人,谁愿和他为伍?抓住那些谮人,扔给豺虎!豺虎不吃,扔到北方大漠!北方大漠不受,扔给老天处置!
第27节:素书(27)
想要远离谗言的危害,就要懂得如何分辨谗言。宋人林逋曾在《省心录》中提出了“谗言巧,佞言甘,忠言直,信言寡”的识别方法。“谗言巧”中的“巧”,是花言巧语之巧,投机取巧之巧,巧舌如簧之巧,虚浮巧骗之巧。因为这种“巧”里有阴谋,有破绽,所以只要仔细辨析,其实并不难看穿。
推古验今,所以不惑
《增广贤文》有云:“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从历史的发展中总结经验,从过去的掌故中学习规律,才能理清纷乱的事理,洞晓事物演进的历程,在分析当下、预见未来时保持清醒的头脑。
秦始皇因为暴虐无道而亡国,汉高祖宽宏大量、施行仁政得以兴邦,这些都是可以让人有所领悟的例子,如果肯以此为鉴,善者
《素书原文及白话文》 第4部分(第1/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