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足迹 永久书架

第2部分 (第1/4页)

冬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饲槲叮��桓写髂���踔劣腥宋�烁卸�淅帷�

因此,张先林博士为蒋介石剪脚趾甲,固然有“杀鸡焉用牛刀”之议,但张博士并不以此为忤。当时的台湾军医们还都以能为蒋介石及台湾服务为荣。张先林是国民党迁台初期台湾医界外科权威专家,早期“国防”医学院来台复校所需经费募款,都是张先林只身赴美国筹募来的。荣总自罗光瑞以下的第一代名医,几乎都是张先林亲手调教训练出来的。

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许多随国民党来台的军、民营医院医师,生活和一般老百姓一样,非常艰难困苦。以名医俞瑞璋医师等人来讲,他们当时从医院下班回家,有时候还要帮太太生煤球烧饭。煤球炉是早期台湾家庭主要的炊爨方式,哪像现在,民众如果想煮点东西吃,打开瓦斯炉几分钟即可吃到可口的熟食。最初台湾生产的煤球湿气很重,不容易点燃,有时搞到整个院子里和家里乌烟瘴气,好不容易才生好煤球的火,可以烧一顿饭吃。生完火,不管你是名医,或是小老百姓,已经是满脸煤灰了。

历经多年努力耕耘,国民党军医院和“国防”医学院在台北建立了不错的知名度,但是,“国防”医学院的教授和医师,格于军方的规定,不能到院外兼差,单单靠着军医院或“国防”医学院那份微薄的薪水过日子,医师们的生活没法子改善。蒋经国时任“国防部”政治部主任,以不成文的方式交代“国防”医学院的教授和医师,他们可以在外面集中成立一家诊所,在公余之暇,去诊所上班,以增加收入,贴补家用。

于是,“国防”医学院的教授和医师们,即承租位于台北市杭州南路的一幢日式房舍,筹设“中心诊所”,服务民众。不久,规模愈做愈大,当时“副总统”陈诚也顺着蒋经国的政策,允准“国防”医学院可成立民众服务处,中心诊所逐渐扩大服务范围。之后,有64位“国防”医学院、三军总医院及荣民总医院资深优良之临床医师,大家一起集资,于1971年,觅址于忠孝东路一块农地,兴建总建筑面积3600平方的12层现代化医院,此即为现在位于最繁华黄金地段之忠孝东路4段77号现址。蒋经国当年可能做梦都没有想到,他无心插柳,却因而创办了一家造福台北市无数病患的优质医院。

台湾外科权威医师 为老蒋剪脚趾甲(2)

蒋经国固然是一个最不听话的病人,和医师们的互动情况很糟糕,曾经做出一些让主治医师很难接受的决定,但是,他却也曾经默默为医师们改善福利。

俗话说久病成良医,蒋经国可能是这句老话的例外者。蒋介石在世晚期,蒋经国也许是奔走国事太过劳累,从若干迹象观察,他的身体已经出现若干警讯,只是他自己始终不以为意。1975年4月5日,老先生过世,“国丧”期间,蒋介石的遗体灵柩暂时停放台北国父纪念馆,供民众“瞻仰”祭吊,为期一个月。因为当时前往排队吊丧的民众数以百万计,台北国父纪念馆外面到处挤满了要祭奠蒋介石的人潮。后来,吊丧的人潮铺天盖地,蜂拥而至,最后被迫将开放“瞻仰”遗容的时间,再延长一个礼拜,最后更临时决定,延长的这一个礼拜改成二十四小时日夜开放“瞻仰”遗容。

时蒋经国已担任“行政院”院长三年有奇,即使父制在身,心情沉痛,蒋经国墨绖从公,白天还去上班处理政务;晚上下班后,再回到台北国父纪念馆守灵尽孝道。那阵子,蒋经国晚上就住在台北国父纪念馆一楼后侧的一间小房间里过夜。

在台北国父纪念馆守丧期间,他曾经连续好几天,因身体发着高烧,深夜咳嗽不停,严重干扰睡眠,辗转反侧睡不着,一个人拖着疲累的病体,走到排队谒灵的人群中,逐一和前来吊唁的民众亲自拱手道谢。再向在场我们这些不眠不休,彻夜守灵的官邸工作人员致谢。然后再到他父亲灵柩前沉痛默哀,一边守灵,一边咳嗽不止。医师当时也是二十四小时待命,以备不时之需,但是,蒋经国用他的意志力,硬是把这段最悲伤难受的时期艰苦地熬了过去。

我从旁亲身的观察,蒋经国那个阶段实在非常劳累疲乏,身体又生病,国民党政府工作繁重不能停歇,心理又因父丧哀伤难过。但是,从他向我们道谢时的行为举止,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他发自内心的诚恳及悲恸。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轮椅与床跟着蒋经国到处跑

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一些他必须参加的重要活动场合的休息室里,有关方面都为他准备好一张病床,供他在公开露面之前,能先躺在病床上休息一阵子。等

《档案蒋经国接班》 第2部分(第1/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