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 (第1/4页)
散发弄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在很久以前,咖啡里是加牛奶的。加牛奶的作用一是好看,二是保温,三是有助于保留香味。牛奶和咖啡一起端上桌子,由客人自己加。装牛奶的那个容器叫做“creamer”,不过,后来通常是把加到咖啡里的牛奶叫做“creamer”。20世纪60年代雀巢开发了非牛奶的creamer,命名为“咖啡伴侣”。其实,咖啡伴侣主要也是用一种牛奶中的成分——酪蛋白,加上植物油等成分做成的。咖啡伴侣的好处显而易见,它可以做成浓缩液或者干粉,大大方便了运输和储存。现在也有一些用大豆蛋白做的creamer。有时候,也把creamer叫做咖啡增白剂(coffee whitener)。当这种东西进入了中国,中国人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奶精”,或者叫“植脂末”。这一堆名词其实是同一类东西,只是咖啡伴侣是雀巢公司的专有名称,而咖啡增白剂在中文里听起来很别扭。creamer不是咖啡必需的,许多真正享受咖啡的人不但不加creamer,也不加糖,喜欢这种纯的“黑咖啡”。
真正受小资们青睐的咖啡是卡布奇诺。这个名称纯属小资翻译,除了显得洋气之外实在没有什么可取之处。不如直接叫做泡沫咖啡,简单明了。真正的泡沫咖啡是装在瓷杯里的浓缩咖啡,上面加一层牛奶泡沫。加泡沫除了好看之外,也可以保持温度和香味。但是现在的卡布奇诺已经变得多种多样了。像麦当劳的卡布奇诺,就只是有泡沫的咖啡而已,而且那个泡沫也不怎么好看。雀巢咖啡机里出来的,也是有泡沫的咖啡,装在一次性的杯子里,跟小资的情趣很不匹配。小资们推崇的卡布奇诺,是专卖店里的那种。把泡沫做得很漂亮,还经常写点风花雪月爱恨情仇字样的东西。既然满足了看的欲望和情调,这种精致的卡布奇诺的价格自然也就贵一些。所以,不要问“同样是泡沫和咖啡组成的卡布奇诺,价格差距咋就那么大呢”。
我以前为雀巢公司做过一个项目,研究咖啡机如何产生更好的泡沫。他们送来了一台咖啡机,被我拆开看了个遍。那个项目做了几个月之后,他们的项目负责人来作阶段性总结。吃饭的时候,大家就自然而然地点了泡沫咖啡。那是我第一次见到泡沫咖啡,也不是地道的卡布奇诺,算是比较普遍的变种吧。泡沫是白色的,很细腻,视觉效果不错。不过时间长了之后就像快融化的雪人,落魄不堪。而我们那个项目,也就是尽可能让产生的泡沫保持更长的时间。
咖啡的品质和茶一样,受产地的影响最大,不同产地的咖啡豆品质相差很多。其次是制作工艺,咖啡豆的烘烤、研磨等步骤都会对终产物产生重大影响。曾经有论文探究过用色谱分析检测不同烘烤条件对咖啡溶解组分的影响,以及这些组分变化对最终口味的影响。看起来很无聊,不过,现在的食品饮料确实就是这么研究的。
txt小说上传分享
“炒”菜工程
“炒”大概是中餐中最常用的手法,尤其是川菜,小炒算得上是一大特色。基本的步骤是:肉切好并“码芡”;油烧热;下姜片(或丝、末)翻炒;肉下锅翻炒,术语叫“散仔发白”;加调料,翻炒均匀;下配菜,炒熟;或者勾芡,或者不勾芡,起锅装盘。整个过程就几分钟,如果清炒素菜的话更快。
从食品工程的角度来说,“炒”是一个典型的“高温快速”的加工过程。在高温下(通常炒菜的油温在200℃~300℃),不管是肉还是菜都会快速变熟。而对于肉或者菜中的香味,因为其损失程度受时间的影响更大一些,所以快速炒熟的肉和菜更容易保持天然的香味。
对于肉而言,其中的水分很关键,因为水分流失的同时许多香味物质也流失了,从而使肉变得干而无味。“码芡”可以很好地防止这个问题。码芡通常用淀粉(也有人将它叫做“生粉”),用水化开淀粉,加入盐、味精,与切好的肉混合,最后,肉的表面会有薄薄的一层淀粉。饭店里的淀粉是预先在水里泡了很长时间的,川菜里叫做“水豆粉”,因为这样,淀粉的水化更充分,效果更好。肉下锅之后,这层淀粉受热交联,形成了对肉的保护层,大大减少了肉中水分的流失,因而也减少了香味的流失。加上淀粉中的调料很好地附着在了肉的表面,所以码过芡的肉用高温炒出来会显得嫩滑。但是淀粉加多了也不好,淀粉变熟交联之后的保护层如果太厚的话会影响热量往肉内部的传递,因此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炒熟,反而得不偿失。炒出来的成品太黏,也影响外形。
清炒素菜的话当然不用淀粉,因为多数蔬菜在骤然高温时都会在表面形成致
《吃的食物》 第7部分(第1/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