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足迹 永久书架

第163部分 (第1/4页)

想聊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发人……”

“不可能不可能!”贾穆连连摇头,“凭我的本事,足够在万军之中取敌将首级了,怎么可能死掉?!”

他爹没有说话,但看着儿子的眼中有些担忧。

我阻止了这么不吉利的话题继续开展下去:“说到作战……我记得朱儁当时说四五月时就要围剿黑山贼们,怎么现在还没有消息?”

“对啊,该不会把我们给忘了吧?!”贾穆一跃而起,胡乱在湿漉漉的脸上抓了几把,“黑山贼可有百万大军呢,这辈子再也碰不到这么多敌人了!”

“百万大军?吓人而已。”旁边有人不屑地摇头。

“呃……公明哥哥好,”贾穆朝他们问好,“曼成哥哥也好。”

徐晃和李典并肩走来,两个人都只穿了件半短的贴身小褂,胸口背心都是一片汗渍。

“黑山贼也是趁张角作乱时起来的,当年纵横并冀二州,据说声势极为浩大,”徐晃拧毛巾,“尤其是第一代贼首张牛角被杀后,张燕做了头领的前两三年,势力一度进入河东、河内,直逼司隶中心,那时候恐怕真有百万之众。”

“全是百姓而已。”李典喝了口水,替他补充了一句。

我笑道:“就是,拖家带口的,老弱病残就占一大半,又能有什么可怕的?”

“拿起刀枪的百姓,那就是士兵。”徐晃十分严肃地对我说。

我下意识地点头。

没错,一点没错。

相对热兵器时代来讲,冷兵器时代,尤其是战乱年代,士兵和平民的界限原本就十分模糊。陈胜吴广们还不是扛起钉耙举起锄头就能建立政权?张角三兄弟更是凭借几碗烟灰泥水就掀起了几百万群众参与的灭亡大汉王朝的大规模战争?

这个时代,按照国家法律,其实正规军的数量应该是很少的,大部分士兵都是……服兵役的农民而已。每年拿两三个月长矛的民兵们……跟天天挥舞镰刀的庄稼汉们,又能有多大的差别?顶多你战斗力有5,他至少也有4。8……

当然,像追随我数年的虎豹们,战斗力大概能够达到7或者8吧。

“现在呢?”贾穆问。

“这两年天下渐渐安定,并州、冀州又派了皇甫嵩和朱儁两位名将治理,追随黑山贼的不少农民都返回了故土,贼军势力大为弱化,经过皇甫嵩的两次追剿,张燕选择率军盘踞在自己的老家附近,这一呆就是两年,朱儁手下兵马不足,又投鼠忌器生怕伤了无辜百姓,这才让他存活至今。”徐晃看来是专门打听过这些事情啊。

“兵马不足?”我的关注点只在这里,“冀州也是人口大州吧?怎么会连张燕那十来万人都对付不了?”

“大人你要知道,朱儁刚上任时,冀州境内全是黄巾余党,为此他就花费了一年时间,”李典提醒我,“安定下来后,当务之急是鼓励百姓种植,而不是再次征兵作战啊。”

作为不懂民政的好战狂,我和贾穆惭愧地低下头。

“种地只是一个次要原因罢了。”贾诩终于开口。

“先生请指教。”我们几个后辈立刻端正姿态向老师学习。

“黑山不过二十万人,除去跟随的老弱妇孺,可战之人最多五六万,而冀州无论是钱粮或是人丁都不缺,想抽调几万人马,原本是十分容易的事情。”贾诩拈须道。

“可是?”我最见不得说到关键处就摆pose的人了。

“可是……冀州多封国,各国人口虽多,但慑于朝廷法令,无人敢擅自征兵,因此,兵力最多者,只有魏郡和渤海二郡。”

“渤海……那不是袁绍么?”我对他的印象可是十分糟糕,“这厮有野心,靠不住吧。”

“与我所见略同。”贾诩竟然肯定了我的观点,这让我十分欢欣鼓舞。

“我也早听说袁绍此人不太安稳。”李典道。

“当年他就想拥立刘虞,”我拥有丰富的历史知识,总算能够发挥一点用处了,“当今皇帝能够重用他就怪了……但是为什么一直不处理他?”

贾诩淡淡说道:“毕竟是袁氏子孙,没有大罪朝廷不会动他。”

“可怜袁术这个傻瓜。”我叹息。

“也不能这么讲,”他不同意,“袁术乃是看准时机破釜沉舟,如果一举能够得手,使得大汉的统治崩溃,他确实可以成就大业。”

“你对袁术的评价倒是不低……”我有些诧异。

“可惜实力不济,浪费了袁氏好大的名头。”贾诩摇头。

《这货不是三枪y》 第163部分(第1/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